首页 > 文章详情

促进“农转居”人员就业的对策建议

作者:
杜家元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453字
所属图书:
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征地规模的扩大,“农转居”人员和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后,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农转居”人员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就业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转居”人员就业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转居就业期望值就业资源自主创业

作者简介:

杜家元: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经济学副研究员,广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1997年至今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工作,2007~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研究6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主编1部,2项研究成果获广州市政府奖。

文章目录
·就业成为“农转居”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制约“农转居”人员就业的主要因素
  • 1.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
  • 2.就业期望值较高,主动性不强
  • 3.“农转居”人员在本地就业存在障碍
  • 4.社区(村)就业资源有限,职位较少
  • 5.就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 6.就业信息不畅通,缺乏就业网络
  • 7.收入较低,自主创业缺乏资金
“农转居”人员的就业趋势
  • 1.文化程度成为影响就业和掌握技能的关键因素
  • 2.企业对用工的需求呈低龄化趋势
  • 3.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是“农转居”人员的主要就业市场
  • 4.本地的一些小型私营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就业空间
促进“农转居”人员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 1.设立“农转居”人员就业基金
  • 2.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转居”人员的素质
  • 3.加强中专职业技能教育,增加高中学位,扩大继续教育的规模
  • 4.建立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5.建立与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开辟就业渠道
  • 6.开发就业资源,增加就业岗位
  • 7.建立小额贷款制度,对自创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 8.把就业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引进适量的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