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大龄未婚男性的测度、特征和态势

作者:
李树茁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0654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下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对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测度、特征和态势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有助于解决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研究所遇到的基础性问题,同时论证和说明对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群体进行人口学生存研究的必要性与科学性。本章利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国男性婚姻生命表来明确和分析不同时期、区域和教育程度的男性人口初婚状态和成婚概率,依据成婚概率所对应的年龄及其变化,定量地、动态地对大龄未婚男性的测度依据和方法进行探讨,解决针对大龄未婚男性研究中起始年龄的判定往往通过微观数据和经验分析的不足。在对大龄未婚男性的判定年龄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章考察当前中国大龄未婚男性在婚姻市场生存的不利形势,通过比较中外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性质和程度差异,说明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群体与其他国家大龄未婚男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大龄未婚男性宏观生存态势进行分析,比较大龄未婚男性和已婚男性的生存状况差异,系统研究当前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态势。通过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中国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态势,揭示其和非未婚男性在区域、年龄、家庭环境和个人属性之间的差异。这将对中国大龄未婚男性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的相关人口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人口可持续性发展性别失衡性别构成

作者简介:

李树茁: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与健康中心联合主任。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和《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社会政策、性别与发展、老龄与健康、流动与迁移、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大龄未婚男性的测度 方法和依据
  • 研究方法
  • 数据
  • 中国男性婚姻生命表分析
  • 大龄未婚男性测度
第二节 大龄未婚男性的特征
  • 总人口性别比
  • 结婚水平和结婚模式
  • 男性婚姻挤压程度 30岁以上单身人口性别比
第三节 大龄未婚男性的态势
  • 人口总量
  • 年龄构成
  • 区域分布
  • 城乡分布
  • 受教育程度
  • 职业情况
  • 老年未婚男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来源
  • 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保障现状
·第四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