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

作者:
周松柏 胡晓登 杨婷 周超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4399字
所属图书:
抗争与秩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做到“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本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本章所提对策建议,涉及顶层设计和国家层面立法,这是前述第六章《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所不能解决的。例如,本章第二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基层政府应对与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第三节《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方式》,第四节《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征地程序的规范》,都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制定政策,进行顶层设计。

因此,本章《“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虽然与前边第六章《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同属对策研究,却需要独立作为一章,进行论述。

关键词:

对策研究以人为本基层发展社会群体性事件

作者简介:

周松柏:男,汉族,籍贯湖南邵阳。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经济学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建设点学科成员。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图书质量审读员,贵州省第八届优秀图书奖评审组专家。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国家民委社科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独立出版著作《贵州省农民工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7篇为核心期刊论文,2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期刊全文转载。获贵州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地厅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社会兼职:贵州省产业经济学会理事,贵州省史学会理事,贵阳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贵阳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宗教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阳明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理事。

胡晓登:

杨婷:

周超: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促进县、乡(镇)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 为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研究追加人本要素之哲学思考
  •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实质
第二节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农民财产权的确立将极大地促进基层社会和谐发展
  •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利于基层政府有效应对和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
  • 农民财产权的确立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解消群体性事件
第三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方式
  • 严格控制征地范围
  • 等价补偿 征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第四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征地程序的规范
  • 及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地法》
  • 关于“规范征地”的程序建议
  •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 尊重被征地农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