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预防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案例

作者:
周松柏 胡晓登 杨婷 周超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587字
所属图书:
抗争与秩序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以下14个案例,涉及本书归纳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水电资源开发领域,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关系领域,城管执法领域,环境领域,征地拆迁领域等六大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每个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构建和谐社区,列举和分析两至三个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体现了案例所在地区的基层政府,在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矛盾和纠纷方面,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处置能力、善后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等四大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可以为全国各地的县、乡(镇)基层政府,治理与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化解预防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

作者简介:

周松柏:男,汉族,籍贯湖南邵阳。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经济学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建设点学科成员。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图书质量审读员,贵州省第八届优秀图书奖评审组专家。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国家民委社科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独立出版著作《贵州省农民工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7篇为核心期刊论文,2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期刊全文转载。获贵州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地厅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社会兼职:贵州省产业经济学会理事,贵州省史学会理事,贵阳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贵阳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宗教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阳明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理事。

胡晓登:

杨婷:

周超: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龙滩水电站 化解站/群矛盾、构建和谐库区
  • 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站/群矛盾
  • 改革水电资源开发模式 化解站/群矛盾构建和谐库区
第二节 溪洛渡水电站 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建设和谐库区
  • 补偿标准偏低、站/群矛盾尖锐
  • 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建设和谐库区
第三节 云南省陆良县 “8·26”群体性事件处置亮点
  • “8·26”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及时处置
  • “8·26”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亮点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 构建矿/群和谐关系,实现促企、惠民“双赢”
  • 建立协调机制 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 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化解矿/群矛盾纠纷
  • 重视环境治理,化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第五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各县(区) 化解矿/群矛盾、建设和谐矿区
  • 重视制度和机制建设,夯实建立和谐矿区基础
  • 采取民主协商办法 回应矿区周边群众合理诉求
  • 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保障
第六节 河北滦县 以“三提一统”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针对劳动关系矛盾根源采取相应措施
  • 以“三提一统”工作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七节 江苏兴化 努力当好“三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党委政府要求正视劳动关系矛盾
  • 努力当好“三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八节 胶州市 城管进社区,打造“百姓城管”执法品牌
  • 秉持“亲民、利民、惠民”执法理念,创建城管执法示范社区
  • “城管进社区”创建平安小区的三个范例
第九节 中山市火炬区 创新城管机制,平安建设取得实效
  • 推进依法治区,维护社会稳定
  • 平安建设取得实效
第十节 海南省 推行“河长制”,构建上下游和谐社区
  • 水污染形势严峻,“河长制”应运而生
  • 海南省以“河长制”治理水环境,青山绿水浩然归
  • 推动“河长制”规范化,实现保护水环境目标
  • “河长制”有效推行,促进上下游构建和谐社区
第十一节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以河长制推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化解上下游矛盾纠纷
  • 32条河有了“父母官”,河流治污成效显著
  • “一河一策”精准发力,探索契合区情的“河长治河”路子
  • 河长制实现“河”“岸”共治 化解了上下游矛盾纠纷
第十二节 北京新机场 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征地拆迁
  • 村民抢盖房子 撂荒耕地园地 消极等待征地拆迁
  • 化解矛盾,解除村民后顾之忧,实现和谐征地拆迁
第十三节 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 制定“六有”原则,确保和谐征地拆迁
  • 临桂镇建设推进,征地拆迁矛盾凸显
  • 制定“六有”原则 确保和谐征地拆迁
第十四节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 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化解征地矛盾纠纷
  • 多途径探索失地农民就业方式,化解群访信访问题
  •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