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儿童的家庭日常生活,常常围绕病患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几个层面展开,而与此发生关联的,是一系列伴随父母心态而来的家庭成员间的交往互动。在前几章讨论慢性病儿童知识来源和家庭体验的基础上,本章中,我们尝试进一步对所搜集到的较完整的慢性病儿童及其家庭的整体状况进行应对类型上的分析比较。
有关慢性病儿童的应对策略研究,现有应对(Coping)议题的研究中,主要包含了“要素说”和“过程说”两种见解。“要素说”指的是对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和其他对压力生活事件的互动所涉及的要素组合讨论,如Compas等(2012:445-480)直接把“应对”界定为“有意识地通过意志努力来管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以及生理和环境,以应对压力事件的努力”。但在“过程说”看来,抗逆力的发生,也是个体管理现实生活中实际压力的过程,以及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压力片段如何发生影响并作用的过程(Skinner & Zimmer-Gembeck,2007:11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