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新生代“农民工”将何去何从
作者:
康岚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4247字
所属图书:
大城市的新“土客”关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9.125-144
康岚
摘要:
本文试图回答新生代“农民工”将何去何从的问题。首先,本文利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调查”数据,从本地人认同和老家人认同这两个指标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地域身份认同的现状,说明了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深度认同困境。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融入心理”的影响因素,并为促进移民群体融入流入地城市提出了建议。最后,本文对比了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城镇移民,分析了“失根心理”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社会心理
社会认同
流动人口
本地化
作者简介:
康岚: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社会态度、个体身份与认同政治等。
相关报告
心理、行为与价值观
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现状
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入和社会认同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认同研究
“谁是外地人”:大城市居民的理解
20世纪90年代末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
“半城市化”:21世纪初农村流动人口的生存状态
《都市里的漂泊与安住》绪论
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协同合作
文章目录
·
地域认同与未来规划
·
“融入心理”的影响因素
·
“失根心理”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