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调查报告

作者:
王俊秀 张舒 WangJunxiu ZhangShu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1095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当前民众的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情况。研究发现,民众对隐私与个人信息的关注度较高,有较强的隐私保护行为,但同时数字风险行为增多,且对数据分享行为及其对社会平稳运行的作用并不排斥。基于研究的发现,本报告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争取营造和谐健康的个人数据使用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隐私安全

作者简介: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批准号16ZDA231),主持完成十多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创新工程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社会心态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38)。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研究、风险社会与风险认知、医学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研究等,专注于社会治理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索。出版著作《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和《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场域治理的路径》(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国社会心态10年》(2021)、《公共风险:概念、理论与实证》(2020)、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on Wheels: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Automobile-dependency in China(Springer,2019)、《社会心态理论前沿》(2018)、《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2017)、《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等。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2022)和《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2022),主编“社会心理建设丛书”。在《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

张舒:

WangJunxiu:

ZhangShu: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取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 (一)个人信息安全担忧
  • (二)数字风险行为
  • (三)隐私保护方式
  • (四)个人信息分享
  • (五)网络隐私关注
  • (六)个人信息保护的满意度
  • (七)个人信息分享与社会稳定
  • (八)对个人信息收集机构的担心
讨论与结论
  • (一)多数民众对个人信息表示担忧
  • (二)数字风险行为增加
  • (三)民众比较注重隐私保护
  • (四)绝大多数民众关注网络隐私
  • (五)个人信息保护的满意度偏低
  • (六)多数人赞成个人信息分享
  • (七)对个人信息收集机构的担心
对策与建议
  • (一)加快个人数据保护立法进程
  • (二)加强个人信息使用立法的研究
  • (三)关注个人隐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