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土地要素盘活:乡村产业升级与治理发展的一个微观过程

作者:
李敢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0481字
所属图书:
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土地要素盘活对乡村产业升级与治理发展的推动作用,多年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已经明确指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主要应服务于城乡统一土地要素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行,促进合理的土地要素价格机制的形成和运作。大量村庄建设的实例已经证明,土地赋能有助于创造村庄发展新空间。而农村人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及其引发的乡村结构变革,则构成当下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变迁图景之有机成分。基于较长时期的实地观察,笔者发现,在市场需求力量的推动之下,在浙北德清县农村,土地早已经不再“土”了。
关键词:

土地要素土地流转乡村产业

作者简介:

李敢:男,江苏徐州睢宁县人,广外英语本科、法学硕士,中山大学社会学(法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文创与社区总体营造(地域活化)、比较经济社会学、转型社会改革与发展。在CSSCI来源刊物发文近20篇,有《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逻辑的转型研究:从“红色生意”到“红色创意”》《红色图书出版业的嵌入性分析》《另辟蹊径的城镇化——基于浙江“钢琴之乡”双重产业集群化路径的案例研究》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土地流转”:“新土改”的历史考察(1999—2015)
  • “实践空间”之下的实践逻辑和实践过程
  • 个案研究:“新土改之土地流转”的实践探索(1999—2015)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土改”的现实考察(2015年至今)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改革动因
  • “农地入市”与县域村镇发展
  • “实践空间”的再构建:东衡村“异地调整入市”的实践探索(2015年至今)
第三节 土地要素激活的功能体现:从“新土改”观察乡村活力的振兴
  • 从“新土改”看城乡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乡村振兴
  •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变迁
·第四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