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面向城市的乡村:价值、风险和期待

作者:
高杰 吴振明 刘伟 王芳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7434字
所属图书:
四川城镇化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自然生态保障、要素保障和市场保障,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逐渐显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在新阶段,四川省必须调整城乡发展战略,从市民发展去标签化、要素流动去行政化、空间建设去攀比化、城乡文明去边界化、环境安全去差异化五个方面构建城乡价值共同体。

关键词:

城乡关系乡村价值城乡价值共同体

作者简介:

高杰:博士,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贫困治理、农村经济、组织经济学、城乡融合发展、区域经济。

吴振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能源经济。

刘伟: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乡基层治理、组织社会学。兼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委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委会理事,第一届川渝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成员,四川省民政厅专家库成员、中央广播电视台专家库成员。近5年,主持纵向课题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规划项目2项,省软科学项目2项,成都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主研国家级纵向课题8项;主持承担各级咨政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本,其中独著1本,合著(第二作者)1本,出版学术专著《四川城市流动劳动力的城市适应研究》。主持和主研各级各类横向课题若干。曾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社会学会2015年全国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全国首届社科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荣誉。在《民族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体制改革》《西北民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的对策建议被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正向批示8篇。三次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两次获得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王芳: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乡融合等。连续多年参与四川蓝皮书系列《四川城镇化发展报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报告》的编撰工作,参与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省级、市级课题研究3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项对策建议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科研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章目录
多元支持:四川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乡村价值
  • (一)两类“剪刀差”推动城市大规模、高速度增长
  • (二)两类“稳定器”助力城市高效率、低成本运行
  • (三)两类“原生态”增进城市多样化、个性化魅力
“新城乡二元结构”:四川城镇化发展的风险和挑战
  • (一)人才“二元化”
  • (二)信息“二元化”
  • (三)农村“弱质化”
  • (四)环境“二元化”
城乡价值共同体:四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 (一)四川构建城乡价值共同体的重点突破
  • (二)四川构建城乡价值共同体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