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飞翔中学的生存之道

作者:
史秋霞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2238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与分层功能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认为,学校实质上是具有行动者特质的空间,这种特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学校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必然依靠其具体日常运作得以发挥。然而,学校并非机械地来实现这些社会功能,学校还是一个自主运行的组织,在完成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内部构成与运行并非单纯发挥社会功能,还是基于自身发展的一种理性行为。另一方面,学校是不同行动者相遇的地方,是不同层面的教育实践者、农民工子女及家长互动的策略空间。本章将重点考察学校前一种行动者特质,即从自身生存与发展来看学校的构成与运行。
关键词:

“民工学校”区域化管理隐性策略“校园文化”农名工子女教育

作者简介:

史秋霞:内蒙乌海人,社会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教育与社会不平等、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项目社会评价;在《青年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2009年),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

文章目录
塔底的生存格局
  • (一)外部格局
  • (二)内部格局
  • (三)公办的“民工学校”
前台策略:建立区域化管理规范
  • (一)注重秩序的常规管理
  • (二)注重整合的师资建设
  • (三)注重效率的教学管理
隐性策略:营造“蜕变”校园文化
  • (一)“蜕变”的本质 从农村人到城市人
  • (二)作为校园品牌的“蜕变”活动
  • (三)解读“蜕变”教育哲学的背后
后台策略:多条“暗道”提升竞争力
  • (一)差生的隐性淘汰
  • (二)精英的内部拦截
  • (三)弱势联盟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