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民间微公益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研究——以“免费午餐”微公益组织为例
作者:
凌佩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8451字
所属图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6.155-174
张文宏
范明林
杨锃
摘要:
“微公益”作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依赖于广大网民的力量新兴而来并引发社会热潮的公益模式,创新了民间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的方式。然而,微公益作为一种新模式,并无先例可循,自然会遇到制度空白、游离于政府管理的边缘等障碍,因而寻找一种微公益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模式是当前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免费午餐”出发,借助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其总体情况、分析典型互动模式。研究发现,我国民间微公益组织与政府互动受阻的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四点:一是政府立法空白,微公益组织合法性不足;二是政府传统管控思维仍然存在,微公益组织发展受限;三是微公益组织内部建设不足,政府无法信任互动;四是监管体系不全面,双方监管互动有空隙。
关键词:
免费午餐
民间社会组织
微公益
政府互动
作者简介:
凌佩:
相关报告
微公益变革中国
2012——中国公益社会培养基的孕育
重返个体生命富生态话语的家园——微公益时代的命运共同体及公共自治
免费午餐——启动政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新媒体筹款全面开花 激活公众参与
延庆县志愿者队伍建设状况调查与分析
英国对外援助战略中的民间社会组织——以英国“健康扶贫行动”(HPA)在缅甸的实践为例
巴西的民间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
跳出误区 拥抱世界——关于中国民间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几个问题
深圳壹基金:转型获公募身份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免费午餐”微公益的基本情况
(一)“免费午餐”的服务状况
(二)“免费午餐”的团队建设
(三)“免费午餐”的前期筹资方式
(四)“免费午餐”的试点过程
(五)“免费午餐”的前期监管方式
(六)“免费午餐”的评估
民间微公益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分析
(一)“免费午餐”与政府互动的方式
(二)“免费午餐”与政府互动的典型模式
“免费午餐”中政府与民间微公益组织互动的困境
(一)相关法律空白,微公益组织合法性不足
(二)传统管控思维影响微公益发展
(三)微公益组织内部建设不足
(四)监管机制不健全
微公益与政府良性互动路径探索
(一)政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给予微公益组织合法身份
(二)政府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双方确立伙伴关系
(三)提高微公益组织人员专业化水平,吸引政府互动合作
(四)双方合作建立综合监督机制,提供严密的互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