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艺术市场的实践:文化产业与个人探索

作者:
李健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70页
报告字数:
52939字
所属图书:
西藏的唐卡艺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西藏的唐卡艺人来说,无论是艺术的逻辑还是市场的逻辑,都是在最近30年来才形成了真正的影响。在民国时期,虽然有来自安多地区的根敦群培和安多强巴为西藏唐卡的艺术创新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并没有得到整个西藏唐卡画师群体的认可,绝大部分画师仍然在遵循原有的宗教—传统逻辑进行唐卡的绘制活动。市场与商业贸易在西藏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特别是茶马古道曾经代表了西藏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但在唐卡这一领域,由于其特殊的宗教性和族群性特征,一直没有成为商品贸易的对象。历史上在西藏政教领袖和中央王朝之间曾有密切的朝贡与赏赐的关系,其中唐卡既是西藏政教领袖向中央王朝进献的贡物,也是中央王朝经常回赐的圣物。这种朝贡形式的唐卡交流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意义完全不同。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健:李健 社会学博士,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职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为西藏社会发展/西藏手工匠群体。参与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委托的多项重大课题,撰写过数篇应用型研究报告,曾发表《人口流动、族群结构与族际关系——关于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的实证调查研究》等多篇论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艺术展览制与唐卡画师
  • 西藏唐卡展引发的争议
  • 西藏画师与内地艺术市场
第二节 公司化运作——基于两类公司的比较
  • 古建公司——从传统走向市场
  • 康巴公司——携艺术之名走向市场
第三节 画师个人的艺术市场实践
  • 借市场之力走向艺术
  • 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初步尝试
第四节 官方的文化产业思路取向
  • 产业化是否会损害唐卡艺术
  • 唐卡是否适合产业化
  • 如何解决唐卡市场乱象
  • 如何破解“唐卡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