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扶贫中的“问题户”:生成逻辑与应对机制
作者:
张照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727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417-427
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摘要:
本文选取调研中三个涉及“问题户”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呈现,通过“问题户”的类型与应对策略,探讨了“问题户”的生成逻辑和应对机制,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提出相关建议:扶贫政策下达的同时,配套其他资源;让政府工作更好地融入基层,更好地利用体制外压力。
关键词:
扶贫
基层自治
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张照:
张照,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从嵌入到耦合:精准扶贫视野下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变革——来自云南省S市X村的实证考察
半封闭村庄的治理实践与转型
油房营村2020的向往
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实践调查与发展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修文县岩鹰山、崇恩两个村的田野调查
公益组织的扶贫行动与困境分析——以霁雨基金在一桥村的扶贫行动为例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书写——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村庄治理结构的变迁
乡村治理的社会性脱嵌与技术性嵌入
2020年四川乡村基层治理现状及形势预测
第三部分 外向型精英治村:发展背景下的村庄治理
文章目录
·
引言: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户”
动机各异的“问题户”与干部的应对策略
(一)谋利的T镇村民——道德施压、感化与技术辅佐
(二)谋情的D村村民——建立共情、说理、许诺
(三)谋情的H村村民——震慑、疏导、许诺
“问题户”的生成逻辑
(一)背景差异——官僚体制的理性与传统乡村的感性
(二)动机差异——避责升迁与谋利谋情
(三)示范区下加剧的压力型体制
“问题户”的应对机制
(一)情景转换与进入
(二)动机分析与策略选择
(三)随机应变的互动式过程
思考与建议
(一)处理“问题户”:扶贫政策下达的同时,配套其他资源
(二)下放干部的形式:让政府工作更好地融入基层
(三)强化监督:更好地利用体制外压力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