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娘家:中国妇女和她们的出生家庭
作者:
朱爱岚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4543字
所属图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237-260
马春华
摘要:
大多数婚姻都遵循主要婚姻模式,但也有些婚姻偏离了传统的人们能够接受的模式。我在调查家庭构成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发现已婚的妇女住在娘家,而媳妇在婆家消失不见了(她们也仍然住在娘家),年轻的已婚妇女和丈夫单独居住,但是每天都回娘家看看。大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它们没有得到系统化阐释。在下文中,将提出对于婚姻的一种看法,这既包括已经得到清楚阐释的制度,也包括在这些村庄中发现的惯常实践。
关键词:
家庭
中国妇女
娘家
作者简介:
朱爱岚:
相关报告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当前中国妇女广场舞的群体行为
社会性别与中国妇女反贫困策略——概念、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2008~2012年主要学术活动
总论 社会性别与中国妇女反贫困——概念、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灾害与妇女贫困
中国妇女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当代中国妇女的有序政治参与绪论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侵华日军性暴力对中国女性的摧残——抗战时期山西盂县日军性暴力受害者调查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文章目录
·
背景
·
娘家
·
惯常实践
·
习俗和实践
·
结构、习惯和实践
·
其他时间和地点
·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