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中村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福利影响研究

作者:
赵嵩年 吴次芳 朱鹏宇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801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土地政策研究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正确分析城中村对外来务工人员福利的影响不但有助于加深对外来务工人员福利需求的了解,更有助于政府在改造城中村过程中做到不但能改造城中村的空间景观形态,还能延续城中村的社会功能。本文基于解构的视角,从社会和土地两方面对城中村进行解构,将城中村的社会方面解构成地缘关系的城中村特性,将城中村的土地方面解构成建成环境的城中村特性。同时,本文将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解构成通勤和就业两个维度,以便更直观地体现城中村对外来务工人员福利的影响。

研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城中村会缩短其通勤距离和时间。城中村的地缘特性并不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而建成环境特性会影响外来务工人员通勤和就业。研究的发现暗示着城中村为外来务工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就业可及度。这一结果与欧美国家移民聚居地的空间错配现象不同,存在着独特的中国化特色和结果。本文研究表明,看似居住隔离的城中村实际上也正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就业机会。许多城中村附近拥有较多的低技能要求的行业岗位,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岗位距离其居住地更近。

当前对中国对治理城中村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更清晰地看到城中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作用,并用以改造或更新城中村,而非彻底地摧毁他们。政府部门应当思考制定更好的政策,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积极重构其社会功能以延续城中村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作用。

关键词:

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福利地缘关系建成环境

作者简介:

赵嵩年:浙江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城市开发等。

吴次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土地生态、土地政策和城乡发展。出版《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三十年》等著作32部,在Land Use Policy、《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高等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7项。

朱鹏宇: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城市开发等。

文章目录
·引言
城中村构念以及福利的解构
  • (一)城中村的解构
  • (二)外来务工人员福利的解构
研究方法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来源
·模型结果分析
政策含义
  • 1.加强城市郊区适应外来务工人员的低价出租房建设
  • 2.提高土地利用混合度以增加城中村改造区域的就业可及度
  • 3.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建设
  • 4.协助外来务工人员在基层社区建立同乡会
  • 5.创造更多的蓝领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