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旷家坝村落自然形态与实态

作者:
刘迎君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3571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7卷·村庄类第16卷·长江区域第8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传统社会时期的旷家坝村落,特有的平坝地形、土壤特质和气候条件等塑造了村落当地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自然河流以及堰塘、池河、水井等人工水系所构成的水网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便利,稻作因水而生。在旷家坝村落内,村民就田而居、分散居住,特定区域自然环境下的居住形态得以形成。
关键词:

自然环境居住形态旷家坝村

作者简介:

刘迎君:(1989~ ),女,汉族,河南省郏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自然地理
  • 气候特征
  • 土壤特征
  • 资源状况
第二节 稻作体系
  • “田”“土”概况
  • 稻作生产及其关系
  • 稻作生产与灌溉
第三节 水网环境
  • 自然水系
  • 人工水系
  • 水井
第四节 居住形态
  • 分散居住与边界
  • 傍田而居
  • 村落交通
第五节 村落自然变迁与实态
  • 水利条件与灌溉
  • 稻作生产经营
  • 村庄居住状况
  • 村庄交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