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旷家坝村落文化形态与实态

作者:
刘迎君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72页
报告字数:
7339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7卷·村庄类第16卷·长江区域第8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落的文化形态和小农的观念形态与村落的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在传统社会时期的旷家坝村落,农户普遍具有祖先崇拜与神灵信仰意识,并且呈现一定的等级次序性,村民按照个人需求选择崇拜与信仰的对象。同时,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思维、态度、行为习惯等,塑造了旷家坝村落自然经济基础上特有的村落文化特征,家庭和学校是促使人们形成这些文化观念和意识的重要单位。
关键词:

文化变迁村落文化旷家坝村

作者简介:

刘迎君:(1989~ ),女,汉族,河南省郏县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崇拜与崇拜关系
  • 先人崇拜
  • 崇拜关系
第二节 信仰与信仰关系
  • 信仰主体、对象与次序
  • 神灵信仰及其关系
  • 鬼怪信仰及其关系
第三节 思维与思维关系
  • 经验思维及其关系
  • 务实思维及其关系
  • 中庸思维及其关系
  • 平均思维及其关系
第四节 态度与态度关系
  • 生育态度及其关系
  • 生产态度及其关系
  • 生活态度及其关系
  • 社会态度及其关系
  • 政治态度及其关系
  • 人生态度及其关系
第五节 习俗与习俗关系
  • 婚丧习俗及其关系
  • 节庆习俗及其关系
  • 日常习俗及其关系
第六节 规训与规训关系
  • 家庭教化及其关系
  • 学校教化及其关系
第七节 文娱与文娱关系
  • 信仰娱乐活动:朝会
  • 日常娱乐及其关系
  • 农业节庆娱乐及其关系
第八节 旷家坝村落文化变迁
  • 1949年以前的村落文化形态
  • 1949年以后的村落文化形态变迁
第九节 旷家坝村落文化实态
  • 祖先崇拜
  • 神灵信仰
  • 文化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