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发展报告

作者:
周林刚 王炜炜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67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深圳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在社会改革领域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作为社会改革领域的重要内容,自从2011年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以来,深圳在志愿服务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对深圳志愿服务28年的发展历程的文献梳理,发现深圳志愿者服务具有起步早、社会化程度高、服务种类齐全、运行机制较为完善等特点。同时,深圳志愿服务已经逐步探索出了“制度化推进,社会化动员,社区化服务,专业化发展,信息化支撑,国际化特色”的“深圳模式”,如今正朝着专业化、法治化、国际化志愿服务3.0稳步迈进。

关键词:

深圳市专业化社会化制度化志愿者之城

作者简介:

周林刚:1976年生,江西修水人。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残障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公共参与。已在《中国人口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合著《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已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年会论文奖3项。曾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理论、政策与实践:来自残疾人群体的研究》。现正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以增权为导向的残疾人公共参与研究》。

王炜炜:本科学历,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志愿者部科员。

文章目录
基本概况
  • (一)阶段划分
  • (二)发展现状
  • (三)主要特点
主要做法
  • 1.社会化动员
  • 2.制度化保障
  • 3.项目化运作
  • 4.信息化支撑
  • 5.社区化覆盖
  • 6.国际化引领
工作成效
  • (一)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
  • (二)志愿服务成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 (三)志愿服务成为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径
  • (四)志愿服务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