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深莞惠居民公共服务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作者: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17530字
所属图书:
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目前,东莞、惠州两地由于邻接深圳、房价较低等优势,吸引了大量“深圳客”到两地置业,为两地承接深圳人口和产业的转移、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深莞惠三地之间的公共交通衔接不畅、路线不合理,通勤时间成本高;社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的公园和商业、医疗、养老机构相对较少。加之户籍、医保、社保等体制机制的限制,以及“深圳客”子女在东莞、惠州入学难等问题,制约了深莞惠之间公共服务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交通、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基础,户籍、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关键,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同时不断提高东莞、惠州等地政府的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非核心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

关键词:

协调发展深莞惠公共服务合作

作者简介: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谢志岿,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倪晓锋,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胡青善,东莞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杨亚南,东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李卓,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扬文馨,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方雅洁,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样本情况
深莞惠城市间人口迁移情况
  • (一)深莞惠城市间人口迁移总体情况
  • (二)迁移人口以高学历、年富力强的群体为主
迁移人口的职业和收入
  • (一)迁移人口以公司职员和管理人员为主
  • (二)迁移人口的收入主要集中在月薪5000~9999元
迁移人口跨区域置业的情况
  • (一)居住是深莞惠居民当前购房的主要目的,收入是决定性因素
  • (二)基于居住需要的本地户籍居民是东莞和惠州两地购房的主体,“深圳客”占比超两成
  • (三)超过60%的小区规模在1000户以下
  • (四)多数小区的入住率在五成及以上
  • (五)近一半社区,深圳业主所占比例在五成及以上
市内和跨市通勤情况
  • (一)私家车是深莞惠居民最主要的通勤方式,乘公交、地铁等方式占比相对较低
  • (二)多数调查对象的单程通勤时间在60分钟以内,但“深圳客”通勤时间成本较高
  • (三)“缺乏便捷的轨道交通”“公交线路不合理”等问题亟须改善
社区的配套设施情况
  • (一)多数小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齐率不足50%
  • (二)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深圳客”尤其明显
  • (三)调查对象最迫切希望改善交通服务状况
  • (四)“深圳客”在东莞、惠州所购住房的空置率要高于其他居民
  • (五)改善交通设施,提高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是促进深圳等地居民到东莞、惠州居住的重要条件
调查对象子女的就学情况
  • (一)“深圳客”的孩子在东莞和惠州本地接受基础教育的比例较低
  • (二)东莞、惠州的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 (三)入学困难、学校教育质量差是“深圳客”在东莞、惠州面临的主要教育问题
深化东莞和惠州公共服务发展的意见建议
  • (一)调查对象对改善公共服务的意见建议
  • (二)研究发现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