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

作者:
郭文杰 陈淑惠 亚纪英 汤鸣明
出版日期:
2016年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0706字
所属图书:
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解北京地区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团市委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青少年在就业后经济状况会有所改善,本次调研以在校小学、中学、大学学生为主,集中在北京户籍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和在京就读家庭贫困大学生群体上。

关键词:

研究报告中小学生贫困大学生

作者简介:

郭文杰:郭文杰,北京团市委副书记。

陈淑惠:陈淑惠,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主任。

亚纪英:亚纪英,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副主任。

汤鸣明:汤鸣明,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副主任。

文章目录
·群体总量
·抽样方法
群体特征
  • (一)贫困中小学生数量逐年减少,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数量与政府规定的平均比例基本一致
  • (二)贫困中小学生中高中生比例高,贫困大学生中部属院校学生比例高
  • (三)贫困中小学生大多来自北京的城镇,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外地的农村
  • (四)生活支出相对较低,消费观念务实、理性
  • (五)思想积极,有较强的进取心
  • (六)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
  • (七)交际圈子小,主动交往意识不强
  • (八)自卑心理和负面情绪不容忽视
  • (九)普遍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 (十)现行帮扶体系仍有扩展的空间
  • (十一)经济帮扶的操作方法有待改善
工作思考
  • (一)贫困生是学生群体中的组成部分,应避免标签化
  • (二)贫困生具有继承性、阶段性和复合性特征,需要高度重视
  • (三)贫困生群体帮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策
工作方法
  • (一)一对一的资金帮扶 “希望之星”项目、“学子阳光”项目
  • (二)心理干预 “童心呵护”项目、“成长计划”项目
  • (三)受助者团体建设 “阳光之家”项目
  • (四)就业类帮扶 “企业HR进校园”项目、“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项目
  • (五)开辟参加公益服务的渠道 “新青年学堂”项目
  • (六)提高社会融入能力 “大手牵小手”项目、“放飞梦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