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朝阳区治理“开墙打洞”调查报告

作者:
王悦晖 李金清 李强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726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居民楼首层“开墙打洞”,带来了房屋安全、扰民、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居住改为商用巨大利益驱动,治理难度不言而喻,被形容为“城市病”中的“重症”。过去几经努力,都因为治理难度大、缺乏后期管理长效机制等,效果不够理想,个别地区甚至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开墙打洞”不但是城市管理的痼疾顽症,更是长期困扰居民和各级政府的一道难题。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朝阳区积极探索运用治理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元参与、民主协商的方法,实现治理“开墙打洞”的新突破,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探索了路径。

关键词:

多元参与朝阳民主协商“开墙打洞”

作者简介:

王悦晖: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委组宣科科长。

李金清: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委研究室研究员,中级社会工作师。

李强:(1950—2023)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后调入清华大学主持社会学系复系重建工作,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在社会分层与流动、城镇化与城市研究、社会治理等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十讲》《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新清河实验》等,共计30余部。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曾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组顾问等职务。

文章目录
基本情况
  • (一)“开墙打洞”的界定
  • (二)“开墙打洞”的现状
  • (三)“开墙打洞”的危害
  • (四)“开墙打洞”以往整治存在的不足
主要做法
  • (一)上下联动,统筹推进
  • (二)多元参与,形成合力
  • (三)民主协商,共治共享
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 (一)遏制了“开墙打洞”违法经营现象的蔓延
  • (二)探索了动员社会力量治理痼疾顽症的路径
  • (三)加快了社区组织化建设步伐
  • (四)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问题和建议
  • 1.加快推进“开墙打洞”治理的人大立法
  • 2.加大对部分房屋中介机构的规范和处罚
  • 3.将是否存在违法拆改行为作为工商执照办理的前置条件
  • 4.对拒不整改的房主由房管部门暂停办理该套房屋登记变更手续
  • 5.对参与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建筑施工企业、装饰装修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 6.对正在实施的“开墙打洞”违法行为,纳入城管综合执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