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相互制衡的生态文明制度探索

作者:
潘家华 沈满洪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3004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明确:“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浙江省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就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其后的历任浙江省委书记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花大力气探索符合浙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在生态文明制度的保障下,浙江生态省建设、美丽浙江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说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生态文明是以“美丽浙江”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减缓评估报告主笔。199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项目官员,IPCC减缓工作组高级经济学家,《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城市化、气候变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文明新范式经济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大科技支撑等国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重大国情项目,以及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委托和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Nature、Scie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宝钢环境(学术)奖等重要学术奖项20多项。

沈满洪: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
  • 转变政府职能
  • 综合性机构改革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构建
  • 市场机制创新
  • 政府机制创新
  • 社会机制创新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 “源头严控”制度
  • “过程严管”制度
  • “恶果严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