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制度——中外刑满释放回归社会问题比较研究
作者:
曹文龙
苏一峰
徐樟清
出版日期:
1992年8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64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回归社会问题研究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08.308-318
王鑫宝
梅岩清
贾关良
摘要:
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问题,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国政府和部门制订法律、成立机构、采取措施,开展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救助、保护,目的都在于减少累犯率,进而预防和控制社会犯罪。在不少方面各国之间也都有可以借鉴之处。然而,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不同,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基本精神、做法、效果上有很大差别。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情况的介绍和比较,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点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制度作些探讨研究。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回归社会
回归人员
刑满释放
安置帮教制度
作者简介:
曹文龙:
苏一峰:
徐樟清:
相关报告
从克拉玛依经验看有中国特色的回归社会学
对易地改造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思考
对营顶劳改支队刑满释放回归人员状况的调查
对回归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思考
宁夏1983至1986年刑释回归社会人员情况考察及其改进设想
回归社会的科学概念
对回归社会问题研究的社会学思考
略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历史发展
论我国少管人员回归社会的社会保护
内蒙地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状况及思考
文章目录
·
一、国外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情况
·
二、我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优势和特色
三、完善安置帮教工作的几点思路
(一)抓住契机,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工程。
(二)开展安置帮教的立法建章工作。
(三)大力加强帮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