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老年人社区互助养老方式:“时间银行”

作者:
袁修睿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450字
所属图书:
长寿的代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根据本文研究的主题、 对象以及 “时间银行” 在我国运行发展的现实情况, 本文所指的 “时间银行” 是指狭义上的 “时间银行” 。 也就是说, 在社区中运作的 “时间银行” 主要就是指以社区居委会为纽带和桥梁, 由社区中相对年轻、 身体较好的老年人为身体状况较差的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并将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入 “时间银行” , 积累起来, 等到自己需要他人服务的时候再从 “时间银行” 中 “提出” 之前积累的时间以获得他人的服务、 满足自身的需求。 以此形成社区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以最节约资源的方式满足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最终达到延长老年人在社区生活的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

社区互助互助养老城市养老

作者简介:

袁修睿:

文章目录
·前言
概念界定及现状
  • 1.“时间银行”概念的界定
  • 2.“时间银行”在社区中运行的现状
社区“时间银行”对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义
  • 1.通过社区“时间银行”达成生活照料的“供需”平衡
  • 2.通过社区“时间银行”达成精神照顾的“供需”平衡
社区“时间银行”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1.高龄失能老人参与“时间银行”面临“时间”只取不存的问题
  • 2.时间储蓄计量的标准问题
  • 3.“时间银行”储户能够提供的和需要的服务内容无法协调的问题
  • 4.“时间银行”服务者的问题
  • 5.社区“时间银行”的信任问题
  • 6.“时间银行”的日常管理问题
  • 7.“时间银行”运行中人员的不稳定问题
“时间银行”运行的建议
  • 1.争取政府支持,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 2.建立完整、系统的“时间银行”组织体系
  • 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 4.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 5.“时间”的“支取”适当地向高龄老人和特困老人倾斜
  • 6.与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合作
  • 7.将“时间银行”发展为“家庭时间银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