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尚勇敏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个人简介:

区域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委托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SSCI、CSSCI论文20余篇,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相关研究多次获上海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
    杨昕 王振 主编 ; 王晓娟 尚勇敏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报告、指数篇和产业篇三部分。总报告围绕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角度展开。2022年全流域经济产出规模保持增长,区域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保持稳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增长强劲,但投资增幅下降,内需消费甚至有一定程度萎缩。同年各省市社会事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局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缩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平稳。在生态方面,全流域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生态环境修复推进顺利,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深入。指数篇围绕构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水平等五项发展指数展开,对126个地级市以上行政单位排序,从城市空间维度上对区域五个方面发展水平进行刻画。总体而言,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地级以上城市表现较好,大多数城市在五项指数排名中均靠前,直辖市、省会城市及个别区域节点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差距巨大。产业篇聚焦农业、工业、数字经济、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在农业方面,该区域拥有和全国平均水平相似的产业结构,但生产效率和就业吸纳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这一区域将继续聚焦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及农业人才流动等几个领域,保持投入增长。在工业方面,2022年全流域承压上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但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下滑,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现突出。未来几年,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对提升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将是工业发展的抓手。在数字经济方面,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和湖北处于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电子商务企业数接近全国的5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也都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新动能,并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旅游业逐渐成长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特别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跨区域合作壁垒明显,如何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打造新业态、加强红色旅游联动、开发个性旅游产品等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的交通运输业恢复并不理想,虽然道路交通投资水平稳定,但各种货运和客运量下降明显,航空客运量下降甚至超过40%。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货运客运两方面应该能够止住颓势转向增长。
  • 上海推动氢能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02月
    氢能产业是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也是上海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氢能复杂的创新链与产业链以及高度依赖多链融合与集群布局的特点,使得上海加快推动氢能融合集群发展成为现实之举。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推进全产业链条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多领域推进氢能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多尺度打造产业融合集群,全方位提供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支持,氢能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上海在关键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且缺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跨区域产业与创新协同不足,氢能产业应用仍然相对薄弱。围绕氢能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需求,上海应强化融合发展、牵头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多维度融合;培育领军企业,增强氢能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区域协同,联合推动氢能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关键词:
  • 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报告(2022~2023)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长江流域生态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仍不稳固。2022~2023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显现,资源利用效率得到稳步提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通过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式,使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水平提升,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引领生态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