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昕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
个人简介:

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上海老年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主持2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多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数十项省市委办局委托课题项目,获得多次省部级以上奖励。

  •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
    杨昕 王振 主编 ; 王晓娟 尚勇敏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报告、指数篇和产业篇三部分。总报告围绕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角度展开。2022年全流域经济产出规模保持增长,区域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保持稳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增长强劲,但投资增幅下降,内需消费甚至有一定程度萎缩。同年各省市社会事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局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缩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平稳。在生态方面,全流域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生态环境修复推进顺利,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深入。指数篇围绕构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水平等五项发展指数展开,对126个地级市以上行政单位排序,从城市空间维度上对区域五个方面发展水平进行刻画。总体而言,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地级以上城市表现较好,大多数城市在五项指数排名中均靠前,直辖市、省会城市及个别区域节点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差距巨大。产业篇聚焦农业、工业、数字经济、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在农业方面,该区域拥有和全国平均水平相似的产业结构,但生产效率和就业吸纳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这一区域将继续聚焦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及农业人才流动等几个领域,保持投入增长。在工业方面,2022年全流域承压上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但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下滑,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现突出。未来几年,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对提升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将是工业发展的抓手。在数字经济方面,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和湖北处于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电子商务企业数接近全国的5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也都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新动能,并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旅游业逐渐成长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特别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跨区域合作壁垒明显,如何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打造新业态、加强红色旅游联动、开发个性旅游产品等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的交通运输业恢复并不理想,虽然道路交通投资水平稳定,但各种货运和客运量下降明显,航空客运量下降甚至超过40%。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货运客运两方面应该能够止住颓势转向增长。
  • 上海老年健康水平变化及康复医疗服务的发展
    出版时间: 2020年05月
    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但预期寿命与健康预期寿命之间仍不是同步延长的关系。康复医疗服务作为帮助人们避免和消除因疾病带来的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在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改善生命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而获得各方的关注。近年来,上海户籍人口呈现越来越明显的高龄少子化特征,户籍人口退行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慢性病对人口的健康负面影响较大,人们对康复医疗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上海作为全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自2011年开始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如今已经粗具规模,但仍存在资源总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专业队伍扩张缓慢、康复医疗负担较重等问题。本文从上海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健康变动趋势出发,结合人口(特别是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变化,对上海康复医疗服务的发展进行梳理,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报告(2022~2023)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本报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20~2022年的社会事业发展数据,对人口发展、人民生活、公共服务、科技文化、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维度的社会事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与概括,特别关注了2021~2022年的年度变化。数据表明长江经济带的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情况与全国趋势保持一致,但上中下游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仍处于不同阶段,长江下游地区有优于全国平均也优于中游和上游的表现。但2021~2022年度长江经济带的整体产出增长下降明显,经济恢复程度受限,因而全流域的社会事业发展存在整体推进速度减缓、上中下游差距不收敛、部分社会事业发展指标略有下降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流域内各省市应因地制宜,以保就业、促生产、提科创、稳民生为目标,积极出台各项保障和促进措施,用足政策红利,以保障全流域的社会发展保持向好的局面。
    关键词:
  • 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本报告将长江经济带全域内126个地级市以上行政单元作为样本,通过构建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均衡、社会活力在内的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全面分析长江流域发展动态。与上一年相比,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指数有所波动,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复苏进度不一。从区域差距来看,上中下游之间仍在拉大,特别是上游和下游之间。从分项指标看,长江经济带全域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稳定,城乡发展相对均衡,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向好但进步空间仍较大。总体而言,长江下游三角区的三省一市继续大幅领先全域,与中游和上游地区形成阶梯式的断层,上游和中游城市在社会保障领域仍存在明显滞后,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举措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