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振
机构:
个人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信息研究所原所长,现任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长江经济带蓝皮书”主编,“长三角经济蓝皮书”主编,“数字经济蓝皮书”主编。199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第十五、十六届上海市人大代表。兼任安徽省、浙江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
    杨昕 王振 主编 ; 王晓娟 尚勇敏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22~2023)》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分为总报告、指数篇和产业篇三部分。总报告围绕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角度展开。2022年全流域经济产出规模保持增长,区域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保持稳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增长强劲,但投资增幅下降,内需消费甚至有一定程度萎缩。同年各省市社会事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局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缩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平稳。在生态方面,全流域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生态环境修复推进顺利,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深入。指数篇围绕构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水平等五项发展指数展开,对126个地级市以上行政单位排序,从城市空间维度上对区域五个方面发展水平进行刻画。总体而言,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地级以上城市表现较好,大多数城市在五项指数排名中均靠前,直辖市、省会城市及个别区域节点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差距巨大。产业篇聚焦农业、工业、数字经济、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在农业方面,该区域拥有和全国平均水平相似的产业结构,但生产效率和就业吸纳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这一区域将继续聚焦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及农业人才流动等几个领域,保持投入增长。在工业方面,2022年全流域承压上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但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下滑,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现突出。未来几年,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对提升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将是工业发展的抓手。在数字经济方面,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和湖北处于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电子商务企业数接近全国的5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也都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新动能,并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旅游业逐渐成长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特别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跨区域合作壁垒明显,如何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打造新业态、加强红色旅游联动、开发个性旅游产品等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的交通运输业恢复并不理想,虽然道路交通投资水平稳定,但各种货运和客运量下降明显,航空客运量下降甚至超过40%。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货运客运两方面应该能够止住颓势转向增长。
  • 上海人口规模和结构调控形势与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本文对上海人口增长的趋势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给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产业升级、社会管理等都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并且外来人口继续增加的动力仍然存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上海人口规模将很快突破3000万人。为此,本文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的一些建议:一是确立长期调控思想,成立市人口委员会,增强对人口调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住房、产业、企业、证件管理“四管齐下”,确保人口调控措施见到成效;三是建立人口调控的联动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人口调控措施能执行到位。
    关键词:
  • 长三角创新驱动力空间分布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AHP-EVM模型设置主客观综合指标权重,得到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包含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4个专项指数以及10个二级指标得分,全面、系统地评价了长三角4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并从创新雁阵空间角度对城市进行了分类,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的进步率情况。结果表明,长三角科技创新驱动力存在较大地区间差异,即使是头雁城市、支点城市与节点城市之间,在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产出三大维度上,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数值差,因此这些高等级城市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驱动力优势且存在累积循环效应。为此,要发挥重点城市的创新集聚优势,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雁阵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
  •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报告(2022~2023)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纵深最长、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黄金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22年,面对外部风险挑战上升和新冠疫情影响的复杂局面,长江经济带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保持稳定,区域内省际差距继续缩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有千秋。投资、消费、出口三大经济发展动能处于动态调整变化阶段,其中投资增幅减缓,内需消费增长萎靡,对外出口保持强劲增长。
    关键词:
  • 2022~2023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2022年新冠疫情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冲击,但各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体现出强大韧性。本报告基于2022年长三角经济发展概况、动能,结合城市维度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长三角地区经济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回稳向好,活力不断增强,但区域内各省市差距依旧存在;投资稳定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成绩亮眼;消费市场有待提振,线上消费表现突出。此外,简要回顾了五年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