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文军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个人简介:

社会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社会学系兼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研究院院长。兼任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社会学学科召集人、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80余家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各类著(译)作、教材(含合著)20部,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第二版)
    朱眉华 文军 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本书对社会工作实务做了全面的阐述,是一本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用书。全书分为八章,主要对社会工作基本知识,社会工作的职业特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具体方法、常用模式、基本技能、主要领域和相关资源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以帮助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内容。本书注重从操作层面阐述社会工作实务,除了必要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外,着重分析了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者、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品质。本书主要面向正在或将要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工作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材。
  • 社会工作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论文——2000~2009年专业期刊中引用率最高的100篇论文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在专业领域,对于引用率高的论文的检测非常普遍,例如在医学领域,这种方法可以增强专业的自身能力。然而,至今很少有研究来专门检测社会工作领域中富有影响力的论文。伴随着过去几十年社会工作学科知识的日益增强,我们选择了2000~2009年发表在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共79种)上引用率最高的100篇论文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这引用率最高的100篇论文中,其主题涉及12个不同的经典领域,其中,“以证据为本的实践”社会工作研究在专业论文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几乎2/3的高引用率论文集中发表在4种主要学术期刊上。
    关键词:
  •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在中国,尽管学校教育及其相关工作一直受到重视,但真正专业化、职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直到21世纪初才在中国刚刚起步。学校社会工作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在学校中,但其工作并不局限于学校,也触及了学生家庭、社区以及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就目前已有的中国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来看,其服务内容的主体是在校的中小学生,服务的范围包括与学生有关的各类问题。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工作方法也一直存在着,使得目前中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认同率相对较低、行政化倾向明显、专业人才短缺、职业保障还不健全、体制约束较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努力加以克服和完善。
    关键词:
  • 反思社区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2015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区建设连续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2015年5月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另一个是7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两办”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一个领域连续出台高规格的文件,充分显示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对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的重视,也从某个方面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开展社区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 社会工作概述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关键词:
  • 社会工作的职业特质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关键词:
  • 重构“社区为本”的研究传统与实践路径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变迁图景最生动的一隅,同时也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成为牵引社会转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口。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社会正在由相对封闭转向日益开放,使得当下社区研究所要处理的空间性与社会性关系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不再是滕尼斯进化论意义上的一种社会存在,而是逐步演化成了一种具有社会性、空间性、文化性、情感性等多重特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毫无疑问,当前不断增加的社会流动和新的利益关联对传统社区研究构成了新的挑战,也给现阶段转型中国的社区研究增加了许多新的变量。基于此,本文从总体性的“社区”概念及其内涵、社区研究传统的基本理论脉络、社区研究的实践路径与主要领域、社区为本的中国公益实践及经验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社区为本的治理模式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2019年岁暮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近二十年来影响中国,甚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深刻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不仅是人类迈向风险社会时代的一次整体性大挑战,也是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媒体通报会上强调,必须采取上下一致的方法来化解这场波及各行各业的公共卫生危机。其中,“社区”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织层次和分守要津的防控壁垒,在抗击疫情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抗疫经验的材料搜集和分析,进一步探索“社区为本”的疫情治理模式。本研究的论述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理论的角度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社区转向;第二部分在全球比较视野中回顾其他国家社区疫情治理模式,并系统总结现阶段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的主要举措与主要特点;第三部分反思性地评价中国社区疫情治理的突出成效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进一步围绕“社区为本”的中国疫情治理提出主要思路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
  • 《与ChatGPT“共舞”:人机协作的知识生产探索与反思——以一项劳动控制的民族志研究为例》评审意见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与ChatGPT“共舞”:人机协作的知识生产探索与反思——以一项劳动控制的民族志研究为例》选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其总体上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文字表达流畅,其采用的人机协作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