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惠
机构: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
个人简介:

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研究部部长,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态。

    暂无内容
  • 北京居民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本文旨在探究北京居民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择业时秉持的价值观存在看重工作条件和自我发展、追求职业稳定性、择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等特点;北京居民工作时秉持的价值观存在最看重人际关系、“集体观”占主流、认为与工作相比家庭更重要等特点。笔者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群体职业价值观的差异,并提出对策建议。
  • 探析社会认知现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本研究通过自我认知、家庭认知、群体认知和国家认知四个层面探索北京居民社会认知特点和规律,从社会角色、个体心理特征、行为及行为倾向和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北京居民社会认知影响因素,并根据上述分析从政府部门、企业工作、居民个人三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北京模式”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精神,落实《北京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北京市按照“首善标准”,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提炼并总结出由“五大体系”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北京模式”,即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四级服务体系、社会心态监测体系。下一步,我们将会按照“世界眼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继续打磨与完善这一模式,进而提升首都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合作机制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风险也随之加剧,社会运行中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方式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也成为考验各级党委、政府的智慧和保持政府公信力与话语权的重大现实课题。北京市在经历2003年SARS疫情、2012年“7·21”特大暴雨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社会公共危机中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志愿服务在社会公共危机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本调查通过了解社会心理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探索北京市社会心理志愿服务现状,提出“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合作机制”来对北京市社会心理志愿服务遇到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及拟解决方案,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多元视角,完善和创新志愿者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