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马缨
机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个人简介: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
图书著作
期刊论文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SARS期间北京市民的收入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出版时间: 2004年01月
众所周知,2003年的SARS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影响,SARS期间北京市的居民收入出现很大波动。本文以SARS期间北京居民的收入情况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就“非典”导致的个人经济收入波动,职业、单位类型、收入水平与收入波动,影响市民收入波动因素的多元分析,影响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及政策启示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重建恢复情况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本文以汶川地震灾害发生一年后进行的一项灾区居民入户调查为基础,全面描述了震后一年来灾区居民在住房、就业、农业生产、家庭经营、医疗卫生和中小学教育条件等方面的恢复重建情况,并分析了他们对重建政策的需求、获得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情况,描述了灾区居民的总体社会心态。
关键词: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政策需求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本文根据一项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两个月后进行的灾区居民需求快速调查,全面描述了汶川地震后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政策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是灾区居民最急迫的需求;失去房屋和土地的居民有较强的迁移意愿,且更倾向于就近搬迁;灾区居民心态普遍较稳定,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较高;居民在灾害中体现出的互助、互信、共建家园的精神和决心,将成为灾区重建中重要的“社会资本”。
关键词:
北京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北京市民对食品安全的风险危害性和发生可能性的定位均很高,目前公众风险感知最为强烈的是“假冒食品”的风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普遍表示关注,对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知晓度较高,对“假冒食品”和“食品变质过期”的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好于对“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的掌握程度。种种迹象表明,至少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中,风险的感知和实际分配已经表现出与传统社会分层不尽相同的规律,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
关键词:
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现状与变化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本文利用2007年和2011年开展的两次“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数据,分析了科学家在我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科学家在我国公众中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社会公信力和职业吸引力。与此同时,公众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变化也表现出若干值得警惕的方面。最后文章就如何塑造更为合理的科学家公众形象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汶川灾区居民生活恢复重建情况监测报告(2008~2011)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本文基于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的三次居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全面描述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三年以来,灾区居民在住房、就业、农村生活、医疗卫生、社会资本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恢复重建情况,并分析了他们对政府和重建政策的评价与需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