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顾骏
机构:上海大学
个人简介: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暂无内容
  • 关于“强化居委会职能,构建街-居‘共治-自治’格局”的思考——以上海市为例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上海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职能从正处于行政管理重心下移的过程中,分担市、区两级政府的部分管理职责,向在社会管理的全局中,承担部分同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性事务转变,这一变化是社区作为有限区域,其内在局限所促成的。为了适应变化,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强化居委会职能,健全街-居“共治-自治”格局。
    关键词:
  • 新一轮街居体制改革和新社区设置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相继开展了以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以撤销街道办事处为突破口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这项改革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时也引出一些深层次、方向性的问题。取消街道办事处,建立新社区,看似减少了行政层级,也让居委会“回归”了自治职能,但是,由于新社区仍是由公务员担任党委书记和服务中心主任,承接了大量行政事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其结果是行政因素继续向基层社会渗透,强化了“社区行政化”趋势,所以,行政层级实际未见减少,而被取消了编制和经费的居委会却陷入事务空心化和资源枯竭之中,原来社区管理体制中行政性与自治性的失衡有增无减。
    关键词:
  • 业委会治理结构及其构架安排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具有浓厚行政化特点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遭遇业委会的自治因素,由于内在自律机制缺损和外部体制环境不利,业委会自身治理结构的建设成为确保业委会规范运作和融入社区建设整体的关键条件,通过业主大会、业委会和聘用干事的组织架构,形成权力和利益的不重合配置,可能为业委会治理搭建一个结构平台。
    关键词:
  • 基层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近年来基层社会问题有许多就是以群体性事件或“群访”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包括注册和未注册的,活跃在基层社会,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所有这些现象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其共同背景是中国社会本身正处于重新组织化的过程中,行政主导的社会架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政府同自发性越来越强的“社会组织”的关系与互动构成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基调。
    关键词:
  • 推进“公益营销”,做长“公益产业链”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本文提出了社区的内在局限表现为“需求-供应脱节”,由此遭遇了“有资源,无需求”和“有需求,无资源”的困境,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形成行政、社区和社会“三家融合”的资源动员和利用格局,其办法是开展“公益营销”,做长“公益产业链”。
    关键词:
  • 资源整合:上海社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社区是政府、企业和社群的交汇点,资源整合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命题之一。上海以街道为社区,有其合理和方便之处,但也存在资源分散和分割、配置重心过高、街道办事处的责权不一致、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性问题。为此需要调整街道办事处职能,开发利用社区法律资源,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推进居委会体制改革,构筑社区公共治理平台。
    关键词:
  • “助民干事”、项目化和专业支持——社区服务的新探索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本文阐述了我国社区服务行政退而复进的演变过程;指出了按照“为民办事”的社区服务行政化的困境,即资源困境、法律的约束、道德风险和发展瓶颈。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形式取向:助民干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