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吴志良
机构: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
个人简介: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专业,1986年赴葡萄牙进修,1991年在澳门东亚大学完成公共行政课程,1997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历史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席、澳门学者同盟主席,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以及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澳门历史与政治研究,代表性著作包括:主编“澳门论丛”“新澳门论丛”“濠海丛刊”“澳门法律丛书”等丛书百余种,也是《粤澳公牍录存》、“澳门丛书”、《澳门百科全书》和《澳门总览》的主编之一;合作主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粤澳关系史》《澳门历史新说》《澳门编年史》《澳门史新编》《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澳门卷》和“列国汉学史书系”(25部);著有《葡萄牙印象》、《澳门政制》、《青年与澳门未来》、《东西交汇看澳门》、《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中文、葡文版)、《澳门政治制度史》、《一个没有悲情的城市》和《悦读澳门》;合著有《葡萄牙投资指南》、《澳门政治社会研究》、《镜海飘渺》、《东西望洋》、《过十字门》、《早期澳门史论》和Revisitar os Primórdios de Macau:Para uma Nova Abordagem da História。

  •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2015)
    吴志良 郝雨凡 主编 ; 娄胜华 林广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2014~2015年《澳门蓝皮书》由总报告、政治法制篇、经济贸易篇、博彩发展篇和社会民生篇五大部分共17份报告组成。此外,附有《澳门概况》附录,读者可直观地了解澳门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变化。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结合澳门自身资源与发展趋势,本报告认为,2015年是澳门实施“十二五”规划、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关键一年。一方面,特区政府换届,新班子锐意进取,开启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随着博彩收益下降以及土地、人口、资本要素的日益紧张,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及城市承载力等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总报告回顾2014年澳门特区政府的施政情况以及当前澳门经济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特区政府在以民为本、科学施政的理念指导下,保持澳门特区的经济、教育、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较高速度发展。然而,澳门社会的各种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总报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特区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清晰的产业政策,采取建立投资基金、健全分享机制、推进行政司法改革、加强青少年教育及国情教育、落实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市民素质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政治法制篇关注了2014年澳门社会的政治发展情况。首先,该篇介绍2014年第四届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的具体情况,向读者介绍澳门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产生程序,社会各界在选举前后又进行了哪些制度思考。其次,澳门在2014年亦同样面对着新媒体对社会管治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系列的社会运动既考验了特区政府的管治,亦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该篇还针对澳门的立法工作及政府绩效制度建设给出了专门的分析总结。经济贸易篇主要聚焦于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交流服务平台建设。首先,该篇回顾分析了2014年国内外和澳门的经济形势,对澳门2015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通过重点扶持会展、文创等新兴产业和致力拓展珠三角区域合作,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发展势头有待提高。其次,介绍“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包括澳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的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的概况。指出有关机构的设立将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相互对接提供很大的便利,并可能成为澳门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再次,持续关注澳门旅游业近年在软硬件上的发展情况,以及旅客在澳的消费特征。旅游业是澳门的支柱产业,近年一直高速发展,但一些负面的社会效应亦在积累和凸显。旅游业界和澳门特区政府正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期提升澳门的旅游竞争力及城市承载力,以缓解社会矛盾,推动建设宜居、宜游的国际旅游城市。最后,对澳门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博彩发展篇是2014~2015年《澳门蓝皮书》的新篇章。博彩业占澳门经济的比重因计算方式不一而有不同的说法,但无论如何,博彩业是澳门最重要的产业,而且“一业独大”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区域、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影响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澳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彩中心,但在2014年,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出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较为严重的收入下滑,面临重大调整机遇。该篇从借贷竞争、枱面枱下、国际竞争三个层面,从制度饱和的角度,揭示了博彩业下滑的内在原因。针对国内外对博彩业资金流向的关注,该篇还详细介绍了澳门博彩业反清洗黑钱的监管制度及执行情况。非幸运博彩尽管在澳门博彩业所占比例较小,但其沿袭百年的经营模式,极具澳门特式,对澳门博彩业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值得学界关注。社会民生篇预测,未来数年,随着多段公路、铁路、城际轨道的开工建设,珠三角区内外交通便利程度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区内居民在周边城市就业和生活将会成为常态。居民的跨区域流动,必将涉及交通运输配套、教育和医疗福利携带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问题。该篇用了较大篇幅讨论相关议题,期望能使读者对包括澳门在内的珠三角西岸未来城际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关注了澳门的职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认为特区政府有关举措可完善澳门教育结构,并保障基层市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
    吴志良 主编 ; 娄胜华 林广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由总报告、政治篇、法律篇、经济贸易篇、社会民生篇、文教科技篇六大部分共28份报告及附录组成。2018年,澳门的经济社会形势整体平稳,但受到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经济增长自下半年起放缓,在商品及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尤其突出。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桥通车,使粤港澳大湾区成员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在粤港澳三方已有共识的基础上,澳门社会各界继续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着力推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凡此种种均有利于新市场和经济增长点的开拓。《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以总结2018年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主,辅以特区成立20年来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方面的回顾,为日后全面检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的成果稍做铺垫。本报告重点关注2018~2019年澳门在经济社会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呈现的问题,例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规划,澳门特区的法制建设,博彩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建设,以及中华历史文化与澳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便利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此外,本报告订定了一批持续研究和关注的议题,以年度为单位做长期跟踪探讨,包括澳门经济情势、公共行政改革、历史文化推广等。本报告另附有《澳门概况》,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民生诸方面,帮助读者了解澳门各个领域最近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掌握特区各项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2018年澳门经济社会的重大事件,从而更客观地评价澳门特区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
  •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
    吴志良 郝雨凡 主编 ; 娄胜华 林广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2015~2016年《澳门蓝皮书》由总报告、政治法制篇、经济贸易篇、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研究篇、社会文化篇五大部分共22份报告组成。随着澳门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本书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重点探讨澳门经济主要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包括博彩收入下滑对政府财政的影响、博彩业中期检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区域合作等问题,以及非博彩经济、会展业、旅游业以及文创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应对策。本书认为,澳门的经济在2015年已基本实现平稳着陆,且应在此基础上以博彩中期检讨为契机,全面规范博彩行业发展;要处理好博彩经济与非博彩经济之间的关系;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同时结合澳门自身的优势,从服务国家战略中为自身准确定位,继续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与国家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经济的深度调整,无可避免地带动澳门本地社会出现第二次深刻转型。本书从“政治法制”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出发,认为此次社会转型以深化制度建设、注重发展质量为重点。随着社会分化加速、社会结构中产化、社团政治化以及与内地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政府和民间社会皆有必要回应各种衍生出来的诉求和需求。调整公共部门职能、开展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筹设市政机构,以及深化各项民生领域的供应和管理体制建设,特别是经济房屋、医疗保障、食品安全、赌场禁烟、文化遗产、文化教育等,都是回应的具体表现。本书针对上述问题,在各篇分报告中提出可能的对策建议。本书另附有《澳门概况》,而本年度更特别整理出自澳门特区成立以来至2014年的主要指标数据,涵盖社会、环境、民生和经济方面。读者在了解澳门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变化之余,亦能通过时间序列掌握特区成立以来各项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澳门特区成立以来的发展成果。
  • 改革开放与澳门发展
    吴志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中国内地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澳门作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一方面积极助力国家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内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为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稳固基础,澳门由此得到更好的发展。这40年来,澳门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认真总结澳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助力国家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是澳门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书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经,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澳门的行政法务建设、经济转型与起飞、在改革开放中的角色及发展定位、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社会变迁、文化发展与繁荣、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九个领域为纬,理性而客观地展现澳门这40年来的发展变化、经验积累和政策变迁。参与本书撰写的37位作者均是澳门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贤达,他们透过认真总结澳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系统回顾澳门如何抓住众多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积极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为国家贡献力量。本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改革开放40年来澳门发展经验的认知,并认为澳门在任何时候始终与全国人民一道,紧随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尤其是澳门数百年历史传承下来的和睦共处、守望相助的社会实践,以及“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文化经验,将为讲好澳门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条件,也对国家和澳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继续前行有所贡献。
  • 澳门学与澳门发展道路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澳门当代学术的形成与发展跟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高度吻合,当代学术因经济社会发展而生,又反过来为后者提供智力支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直接推动了澳门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也使澳门当代学术的形成和发展有了可能;与此同时,澳门学术的进步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摇旗呐喊。在此过程中,“澳门学”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探索澳门发展道路的助推器。最近十年来,在澳门学界的积极倡议和推动下,澳门学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以建设本土知识体系为核心任务的澳门学的学科建构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澳门学的聚焦点从偏重历史文化考察扩展至对澳门未来发展的高度关怀,回归倡导澳门学的初衷,总结澳门发展的实践经验并为澳门未来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