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林广志
机构: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
个人简介:

历史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任政协第十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澳门旅游学会会长,兼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区域合作及澳门经济社会史及相关公共政策研究,在《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主编)《澳门之魂——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卢九家族研究》《澳门蓝皮书》《中葡经贸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澳门回归大事编年(2010~2014)》《澳门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研究》《唐廷枢研究》(集刊)《澳门学》(半年刊)等专著、报告和期刊,参与主编《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澳门旅游休闲发展报告》、《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报告》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等多部智库报告。主持或参与澳门特区政府、全国港澳研究会、横琴新区政府等多项政策研究课题。曾获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二届(2009年)和第三届(2012年)论文类一等奖、第四届(2015年)著作类优异奖和第五届(2019年)著作类二等奖。

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区域合作及公共政策研究,参与主编《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澳门旅游休闲发展报告》《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等多部智库报告。

  •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2015)
    吴志良 郝雨凡 主编 ; 娄胜华 林广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2014~2015年《澳门蓝皮书》由总报告、政治法制篇、经济贸易篇、博彩发展篇和社会民生篇五大部分共17份报告组成。此外,附有《澳门概况》附录,读者可直观地了解澳门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变化。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结合澳门自身资源与发展趋势,本报告认为,2015年是澳门实施“十二五”规划、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关键一年。一方面,特区政府换届,新班子锐意进取,开启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随着博彩收益下降以及土地、人口、资本要素的日益紧张,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及城市承载力等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总报告回顾2014年澳门特区政府的施政情况以及当前澳门经济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特区政府在以民为本、科学施政的理念指导下,保持澳门特区的经济、教育、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较高速度发展。然而,澳门社会的各种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总报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特区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清晰的产业政策,采取建立投资基金、健全分享机制、推进行政司法改革、加强青少年教育及国情教育、落实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市民素质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政治法制篇关注了2014年澳门社会的政治发展情况。首先,该篇介绍2014年第四届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的具体情况,向读者介绍澳门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产生程序,社会各界在选举前后又进行了哪些制度思考。其次,澳门在2014年亦同样面对着新媒体对社会管治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系列的社会运动既考验了特区政府的管治,亦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该篇还针对澳门的立法工作及政府绩效制度建设给出了专门的分析总结。经济贸易篇主要聚焦于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交流服务平台建设。首先,该篇回顾分析了2014年国内外和澳门的经济形势,对澳门2015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通过重点扶持会展、文创等新兴产业和致力拓展珠三角区域合作,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发展势头有待提高。其次,介绍“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包括澳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的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的概况。指出有关机构的设立将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相互对接提供很大的便利,并可能成为澳门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再次,持续关注澳门旅游业近年在软硬件上的发展情况,以及旅客在澳的消费特征。旅游业是澳门的支柱产业,近年一直高速发展,但一些负面的社会效应亦在积累和凸显。旅游业界和澳门特区政府正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期提升澳门的旅游竞争力及城市承载力,以缓解社会矛盾,推动建设宜居、宜游的国际旅游城市。最后,对澳门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博彩发展篇是2014~2015年《澳门蓝皮书》的新篇章。博彩业占澳门经济的比重因计算方式不一而有不同的说法,但无论如何,博彩业是澳门最重要的产业,而且“一业独大”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区域、经济和民生方面的影响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澳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彩中心,但在2014年,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出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较为严重的收入下滑,面临重大调整机遇。该篇从借贷竞争、枱面枱下、国际竞争三个层面,从制度饱和的角度,揭示了博彩业下滑的内在原因。针对国内外对博彩业资金流向的关注,该篇还详细介绍了澳门博彩业反清洗黑钱的监管制度及执行情况。非幸运博彩尽管在澳门博彩业所占比例较小,但其沿袭百年的经营模式,极具澳门特式,对澳门博彩业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值得学界关注。社会民生篇预测,未来数年,随着多段公路、铁路、城际轨道的开工建设,珠三角区内外交通便利程度将得到明显的提高,区内居民在周边城市就业和生活将会成为常态。居民的跨区域流动,必将涉及交通运输配套、教育和医疗福利携带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问题。该篇用了较大篇幅讨论相关议题,期望能使读者对包括澳门在内的珠三角西岸未来城际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关注了澳门的职业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认为特区政府有关举措可完善澳门教育结构,并保障基层市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
    吴志良 主编 ; 娄胜华 林广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由总报告、政治篇、法律篇、经济贸易篇、社会民生篇、文教科技篇六大部分共28份报告及附录组成。2018年,澳门的经济社会形势整体平稳,但受到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经济增长自下半年起放缓,在商品及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尤其突出。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桥通车,使粤港澳大湾区成员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在粤港澳三方已有共识的基础上,澳门社会各界继续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着力推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凡此种种均有利于新市场和经济增长点的开拓。《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2019)》以总结2018年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主,辅以特区成立20年来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方面的回顾,为日后全面检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的成果稍做铺垫。本报告重点关注2018~2019年澳门在经济社会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呈现的问题,例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规划,澳门特区的法制建设,博彩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建设,以及中华历史文化与澳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便利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此外,本报告订定了一批持续研究和关注的议题,以年度为单位做长期跟踪探讨,包括澳门经济情势、公共行政改革、历史文化推广等。本报告另附有《澳门概况》,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民生诸方面,帮助读者了解澳门各个领域最近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掌握特区各项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2018年澳门经济社会的重大事件,从而更客观地评价澳门特区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
  •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
    吴志良 郝雨凡 主编 ; 娄胜华 林广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2015~2016年《澳门蓝皮书》由总报告、政治法制篇、经济贸易篇、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研究篇、社会文化篇五大部分共22份报告组成。随着澳门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本书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重点探讨澳门经济主要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包括博彩收入下滑对政府财政的影响、博彩业中期检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区域合作等问题,以及非博彩经济、会展业、旅游业以及文创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应对策。本书认为,澳门的经济在2015年已基本实现平稳着陆,且应在此基础上以博彩中期检讨为契机,全面规范博彩行业发展;要处理好博彩经济与非博彩经济之间的关系;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同时结合澳门自身的优势,从服务国家战略中为自身准确定位,继续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与国家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经济的深度调整,无可避免地带动澳门本地社会出现第二次深刻转型。本书从“政治法制”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出发,认为此次社会转型以深化制度建设、注重发展质量为重点。随着社会分化加速、社会结构中产化、社团政治化以及与内地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政府和民间社会皆有必要回应各种衍生出来的诉求和需求。调整公共部门职能、开展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筹设市政机构,以及深化各项民生领域的供应和管理体制建设,特别是经济房屋、医疗保障、食品安全、赌场禁烟、文化遗产、文化教育等,都是回应的具体表现。本书针对上述问题,在各篇分报告中提出可能的对策建议。本书另附有《澳门概况》,而本年度更特别整理出自澳门特区成立以来至2014年的主要指标数据,涵盖社会、环境、民生和经济方面。读者在了解澳门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变化之余,亦能通过时间序列掌握特区成立以来各项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澳门特区成立以来的发展成果。
  • 1999~2018年澳门居民就业与收入及其社会阶层的特点与趋势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澳门回归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行业、职业、年龄与教育结构乃至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近几年来,澳门就业居民的就业、收入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就业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存在较大职业与行业收入差距,并且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就业状况以稳为主,略有变化,从年龄、教育、行业和职业四个维度考察,主要变化在于年龄略显老化,教育水平提升;社会结构接近较为理想的“橄榄型”,但是社会中层比例偏低。如果未来澳门经济总体上以稳定发展为趋势,居民就业、收入和社会结构状况将会缓慢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导致社会中层的较大变动。
    关键词:
  • 澳门文化产业基金:运行现状与未来发展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澳门文化产业基金自成立以来,运用政府资源扶持文化产业,资助澳门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该基金在人员组建、制度建设、业界联系、资金管理以及项目申报和评审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平稳启动了文化产业项目的评审和资助工作,资助和支持了一批较为优秀的项目,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内部建设与评审资助两项核心工作对基金现状进行总结,可梳理出基金运行的基本特征;同时,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据此对基金未来的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 改革开放以来澳门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从改革开放到回归祖国,从澳葡政府到特区政府,澳门职业认定与分类以及相关收入数据逐步得到统计和完善。以此观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尤其是“赌权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转向博彩业“一业独大”,澳门就业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中层比例降低、社会中偏低和低层比例提高,总体上形成社会中层比例偏低而社会低层比例偏高的社会结构。具体而言,本地居民就业人口中的社会中高层占比高于常住人口,而低层占比低于常住人口;教育水平与职业决定的社会阶层总体一致,但社会制度和技能状况也影响到部分就业人口所处的阶层。面向未来,应从区域合作、产业升级、引进外劳、社会公平和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均衡和谐发展。
    关键词:
  • 广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与发展预测:城乡发展与共同富裕
    出版时间: 2023年04月
    “十四五”时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也是广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广州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稀缺资源和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以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和乡村振兴引领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走好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持续为全省乡村振兴做出示范和表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