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许庆红
机构:云南大学
个人简介:

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

  •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流动(1978~2010)
    许庆红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关系是关乎当前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书从劳动力分割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中国市场转型以来三个时期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对个体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以反映城市代际流动的总体水平、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代际部门流动、行业流动和职业流动中继承性效应和结构壁垒效应同时存在;但伴随转型的深入,不同维度的代际流动趋势有所不同,表现在代际部门流动趋于开放,而代际行业流动、职业流动趋于封闭;家庭背景通过教育进行“隐性传递”的趋势日趋明显。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机会结构及其变迁趋势。
  • 导论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提出本书的研究问题———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劳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考察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是如何影响个体的职业地位获得的,以反映城市代际流动的总体水平、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影响路径。
    关键词:
  • 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有关代际流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研究,提出从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来考察个体的职业地位获得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其次,提出本书的研究设计,包括理论框架、分析思路与研究假设、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以及具体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 部门分割下的代际流动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首先考察了从1978年至2010年,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劳动体制改革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部门结构变迁过程。其次,本文从两个方面考察了改革时期这种部门分割特征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变化。
    关键词:
  • 行业分割下的代际流动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首先考察了1978~2010年,伴随我国劳动体制改革,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行业结构变迁过程。研究发现,我国的 行业分割主要表现在由收入差距扩大而造成的分割。而且随着改革的推进,行业分割特性在不断增强。其次,本文考察了改革时期这种行业分割特征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变迁。研究发现,在改革的三个时期中,随着改革的深入,父代在高收入行业工作对子代进入高收入行业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最后,不论在改革的哪个时期,子代受教育程度对子代目 前从事行业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 职业分割下的代际流动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首先考察了1978~2010年,伴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体制改革,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发生变迁。研究发现,我国的职业分割不是以往简单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划分。其次,本文从两个方面考察了改革时期这种行业分割特征对个人地位获得的影响。
    关键词:
  • 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与职业地位获得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尝试把部门、行业和职业三个因素统合起来,作为表示个体社会地位的综合测量指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改革以来城市居民的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路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首先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视角,对布劳- 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进行改造。其次,子代教育是家庭背景与职业地位获得之间非常重要的中介变量。随着改革的深入,家庭背景对子代教育的直接效应在增强。再次,无论在整个改革时期还是改革的三个不同阶段,子代受教育程度对子代初职地位和现职地位都有显著影响,而且总体上随着改革的深化影响在增大。最后,无论在哪个时期,子代初职地位对子代现职地位的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这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代内不流动现象十分普遍。
    关键词:
  • 结论与讨论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指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值得继续关注和讨论的因素和方向。
    关键词:
  • 附录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整理了本研究所使用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问卷相关问题设计以及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其中包括1978~2010年的各行业平均收入排序,以及地位获得模型的相关矩阵与命令行。
    关键词:
  •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本文基于2011年、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分析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空间格局,并考察了制度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家庭迁移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2011年相比,各省(区、市)家庭化迁移占比均有所上升,但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占比仍较低。(2)在制度性因素对家庭迁移模式的影响上,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和医疗资源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起到抑制作用。(3)在结构性因素方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流动人口完整家庭式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