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国翰
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个人简介:

湖北省天门市人,博士,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科,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管理、地方治理创新、结构化多人博弈等。著作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增量共治的杭州实践》,在《开放时代》《南京社会科学》《科学·经济·社会》《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s》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流动治理:概念、结构与范式
    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的世界中,流动性程度与发展紧密相关,流动性可以作为文明的度量衡;在未来,流动的动力将不再由推拉等因素构成,流动将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此,流动中的主体将主要由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对象来界定。流动如果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于其他结构的系统的话,其无序程度会逐渐增大并最终导致秩序的缺失。必须通过开放、自组织的系统,形成流动的耗散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作为负熵进入系统,由此形成流动的“熵治”。面向未来,建构以权利的保障和实现为前提的责任社会、责任政府,才是中国流动治理发展的方向。
  • 现代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
    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农民工群体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针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构建之中。本书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对现代农民工公共服务项目进行了体系化梳理。作者指出,现代农民工公共服务包括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教育服务、卫生计生服务、文体生活服务五大方面。农民工公共服务属于现代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民工公共服务模式在中央和地方的推动之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地方政府、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农民工自组织是农民工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源泉。集中服务、体系构建、政府间协同是农民工公共服务的主要创新方式。本书对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五个城市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表明,公平、包容、易于亲近的公共服务模式更有利于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融入。
  • 作为发展度量的流动性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人类自诞生以后,流动就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进入现代以后,工业、资本对全球统一市场的需求使得流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可预期的未来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之一。流动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流动性可以作为人类发展程度、文明程度的度量衡。
    关键词:
  • 初民社会与群像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户籍制度是一项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密切相关的制度,并由之形成了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体制。户口的管理是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而这需要公权力逐步渗透进社会。户口的管理从最初的秩序形成到与衣食住行结合从而实现相应的全能目标,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还有社会上的。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流动治理首先应确定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关键词:
  • 流动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与农村流动人口和城市的融合程度、融合领域、融合层次紧密相关。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是内源的、渐进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被动的、激进的。改革开放后,以“离土不离乡”为模式的乡镇企业展示了既无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又无人员的整体性重组的独特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在此过程中,亲缘与业缘交织融混。“宗族与社会的现代化要求在原则上很难相容”的判断并非必然,人们选定某一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出于历史感、归属感等“本体性”需求,具体实际的利益要求和该组织形式的功能实现才是更直接近切的考虑。
    关键词:
  • 适应与同化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初级关系的重要性在不断降低,而次级关系的重要性在逐渐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正式、更加非人化和科层化。城市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需要抵制对于流动人口的歧视,各国际机构和国家、地区不断呼吁通过融合使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 熵治理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即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社会的形成和运作也是基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不能照搬教科书、照搬西方经验,甚至所谓的普世定理、公式来研究本国的社会。与西方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职业组织及其专业化动员不同,中国群体利益表达行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草根动员,而非专业化动员。如果现代性代表着城市文明的主要特点,那么流动及其所带来的信息交流既能促进流动人口的现代性也能使得整个系统的熵不断减小。
    关键词:
  • 创新与治理体系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关键词:
  • 结语:作为治理的服务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首要责任不是一个具体的行动者,而是提供关于社会的法制结构这一公共物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责任现在还远远未能充分地实现。不论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还是因为受市场组织的影响,抑或是基于政府主动选择的结果,现代社会要求形成完善的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重点不应纠缠于具体事务,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公民和企业,而应该放在善制的建设与完善上,并通过社会组织这一中介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
    关键词:
  •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民工群体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本文主要概述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民工群体,首先解释了农民工群体的定义、范围和构成,其次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的特点一级新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 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本文主要围绕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公共服务的体系、客体、内容、主体、机制以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
  • 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服务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总体来看,近年来农民工的劳动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处于社会就业的底层。农民工就业的层次低、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工作稳定性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除了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制度,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还启动了一些专门的公共服务项目,以项目的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从政策层面来看,无论是输出地政府还是输入地政府,针对农民工劳动就业的公共服务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但是,从这些政策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