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谈小燕
机构: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个人简介:

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京台社区发展论坛顾问,北京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理事,清华大学“清河实验”社区治理组组长,社建联盟发起人,多个街道社区治理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社区治理。

    暂无内容
  •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儿童参与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社区儿童参与是指儿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有公平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参与决策。转型时期,社区儿童参与是实现多元合作治理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社区共同体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基于两个不同类型社区的观察和干预,发现通过社区再组织,基于趣缘和业缘的参与,尝试儿童全过程参与社区空间更新,探索可持续参与方法,不仅促进了社区儿童参与,改变了社区环境,还促进了成人参与,增加社区社会资本。最后,本文从组织化、治理术、互联网、资源整合和“共同体”的价值观等层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 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北京经验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是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北京经验,是新时期破解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新创举新突破。“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通过做实做强街道、“赋权、下沉、增效”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改变城市管理中条块分割、责权不对等等问题,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围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实施效果主题,课题组对北京市不同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推行效果良好,各地区实践模式灵活多样,行动主体的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具有首都特色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关键词:
  • 2020年大型社区治理实践——以回天地区治理为例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社区多元治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三年来,回天地区治理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合作治理格局,社区党的组织力明显增强,教育、文化、交通类公共服务全面优化,社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比较明显,社会组织在促进社区治理中作用凸显。但也存在亟须完善的方面,如为老服务、社区参与等。从理论上,实际上是围绕重塑“社区关系”展开的,以党建引领黏合“组织关系”、以治理单元优化“空间关系”、以机制优化耦合“制度关系”、以空间提升重塑“生活空间”。
    关键词:
  • 首都养老需求调查研究——以M街道为例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基于需求导向推动政策制定完善与落地实践是提高养老服务精准化和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在治理共同体视角下,北京市养老采用生产普惠性、供给多元化、传递精准化、监管规范化的“共生式”就地就近养老服务模式。课题组对M街道调研发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效度不高、社区互动空间匮乏且类型单一、生活照料服务精细度不足、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内在异质性明显、老年人社区参与水平有待挖掘等问题。本报告建议,应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布局、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完善“医养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发挥老年人主体作用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