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首都养老需求调查研究——以M街道为例

作者:
谈小燕 范炜钢 薛伟玲
出版日期:
2023年1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415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于需求导向推动政策制定完善与落地实践是提高养老服务精准化和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在治理共同体视角下,北京市养老采用生产普惠性、供给多元化、传递精准化、监管规范化的“共生式”就地就近养老服务模式。课题组对M街道调研发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效度不高、社区互动空间匮乏且类型单一、生活照料服务精细度不足、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内在异质性明显、老年人社区参与水平有待挖掘等问题。本报告建议,应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布局、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完善“医养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发挥老年人主体作用等。

关键词:

主体作用养老需求精准服务

作者简介:

谈小燕: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京台社区发展论坛顾问,北京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理事,清华大学“清河实验”社区治理组组长,社建联盟发起人,多个街道社区治理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社区治理。

范炜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区治理。

薛伟玲: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口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学、老年健康。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人口研究》《人口学刊》《宏观经济研究》等期刊和学术著作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文章目录
首都养老服务政策的特征与取向:共生式就地就近养老服务
  • (一)养老服务生产的普惠性
  • (二)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 (三)养老服务传递的精准化
  • (四)养老服务监管的规范化
基于需求的养老服务实证调研
  • (一)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效度不高
  • (二)社区互动空间匮乏且类型单一
  • (三)生活照料服务精细度不足
  • (四)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内在异质性明显
  • (五)社区医疗服务条件改善尤为迫切
  • (六)老年人社区参与水平有待挖掘
完善首都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 (一)多元协同: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
  • (二)强基固本: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布局
  • (三)医养结合:完善“医养护”社区服务体系
  • (四)全龄友好: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 (五)补齐短板:发挥老年人主体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