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文革
机构: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
个人简介: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课题组组长(2006、2007、2009年)。曾任团中央信息办副主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等,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儿童成长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相关工作的开展。
  •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
    李文革 沈杰 主编 ; 杨雅君 季为民 季琳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本书是在“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承办单位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原承办单位为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年度调查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由共青团相关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关于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总报告、调查篇、热点篇、专题篇及地区篇等各篇,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国性数据和地区典型数据为依据,从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现状、问题出发,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家庭和教师对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的态度和影响、网络社区、网络交往、网络成瘾、网络游戏及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校园暴力与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关系、网络政策法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和社会参与过程中已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有害信息和负面影响如暴力和色情内容、网络过度依赖等,也极大地危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此,专家学者对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从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网络伦理建设、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等有关责任层面提出了建议。
  •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
    李文革 季为民 沈杰 主编 ; 杨雅君 杨斌艳 副主编 ; 季琳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本书是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牵头,在“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相关承办单位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单位共同实施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年度调查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共青团相关机构、科研团体、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未成年人与互联网运用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总报告调查篇、热点篇、地区篇及实践篇,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国性数据和地区典型数据为依据,从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状况和问题出发,对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基本运用状况及比较、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和态度、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变化趋势、未成年人手机运用和手机上网、未成年人网络交往行为、未成年人微信运用状况、儿童媒介素养状况,以及家庭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未成年人上网的公众监督机制、中小学校教育活动的新媒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地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相关对策建议。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和参与社会过程中已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有害信息和负面影响,如暴力、色情内容、网络过度依赖等,也极大地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互联网是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载体,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导向也会通过互联网直接影响他们。鉴于此,专家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现状、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从监督机制建设、网络伦理建设、网络技术和对网络的管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责任等层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
    李文革 季为民 沈杰 主编 ; 杨雅君 杨斌艳 副主编 ; 季琳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本书是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牵头,在“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相关承办单位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单位共同实施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年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共青团相关机构、科研团体、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未成年人与互联网运用的研究成果。 本书分为总报告、调查篇、专题篇、个案篇及附录,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国广泛性数据和地区典型数据为依据,从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现状、问题出发,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家庭对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的态度和影响、未成年人手机运用和手机上网、未成年人网络社交状况、未成年人专属网站现状、基础教育网校的发展、网络空间的校园暴力、北京小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相关对策建议。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和参与社会过程中已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有害信息和负面影响,如暴力、色情内容、网络过度依赖等,也极大地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载体,网上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导向也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此,专家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网络伦理建设、网络技术和对网络的管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责任层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发展状况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其中,29岁以下的网民占61.5%,约2.36亿人,19岁以下网民占32.9%,约1.26亿人,低龄网民占比在上升,10岁以下网民群体增至1.1%(2008年占0.4%)。同时,近年来网络社区发展迅速,2007~2009年成立的网络社区的比例高达73.5%。而根据2006年的一项统计,网络社区的用户群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用户占全部社区用户数的46.9%。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网民是中国互联网和网络社区的最大用户群,由于网络社区对人际互动的极大促进,其对广大青少年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真研究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青少年在网络社区中参与互动的特点,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服务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从社会学社区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网络社区。
    关键词:
  • 我国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本文主要记述了从1969年到2013年有关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发展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事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