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高勇
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个人简介:

山西盂县人,1976年6月出生。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硕上学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绀织与NGO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译著一部。

  • 北京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高勇 副主编 ; 冯晓英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社会服务符理创新”是当前社会建设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本书围绕这一主题,就“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参与民生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和角色定位”以及“民间组织的国际交往”等一系列当前北京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其中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界的较高评价。全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管理研究中心2010年完成的4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组成,具有数据翔实、案例丰富、点面结合、论证严谨的特点。
  • 在单位型社区中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丰台区洋桥东里社区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为“单位物业型社区”的杨桥东里社区。其次介绍了社区里三大社区,包括物业自律协会、爱心互聊队、便民服务互助协会,以及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最后就杨桥东里社区的社会实践总结出几点结论,具体为:社区居委会:“自己找事做”;“治理型”社会组织:促进单位整合资源;“参与型”社会组织:挖掘社区人力资源;“服务型”社会组织:引入外部服务资源。
    关键词:
  •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职责与作用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并于2008年9月召开了全市社会建设大会,出台了《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本文深入分析目前北京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内在矛盾,参考国内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效与局限,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提出的要求,就“枢纽型”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职责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