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亡水平的间接估计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中国的死亡数据漏报问题比较严重,导致死亡水平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希望使用尽可能多的数据,通过不同方法多种结果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中国死亡水平,为完善服务政策提供借鉴和依据。对于单次人口普查死亡人口漏报情况,1990年女性人口死亡漏报率高于男性;2010年,Brass增长平衡方程估计方法估算的女性人口死亡漏报率低于男性,而Preston-Coale成人死亡率估计方法估计的男性死亡漏报率高于女性。采用这两种估计方法与死亡率观测值比较,发现老年人口死亡漏报情况较为严重。使用这两种间接估计方法得到的人口预期寿命均低于人口预期寿命观测值,1990年和2000年采用两种方法得到的人口预期寿命结果相差不大,但在2010年,Preston-Coale成人死亡率估计方法估计得到的女性人口预期寿命明显高于Brass增长平衡方程估计方法估计得到的女性人口预期寿命。对于相邻两次人口普查估算死亡人口漏报情况,Bennett-Horiuchi非稳定人口估计方法估算死亡人口漏报率高于Preston-Hill一代人生存率估计方法,女性人口漏报程度高于男性。因而,Bennett-Horiuchi非稳定人口估计方法估算人口死亡率高于Preston-Hill一代人生存率估计方法,老年人口死亡漏报情况较为严重。从两次普查年间调整后的结果可以看出,Preston-Hill一代人生存率估计方法得出的人口预期寿命高于Bennett-Horiuchi非稳定人口估计方法估计的人口预期寿命。对于男性而言,1982~1990年两种方法得出的人口预期寿命结果相差较大;对于女性而言,1982~1990年和2000~2010年两种方法得出的人口预期寿命结果相差较大。本文采用四种间接估计方法,发现人口普查的死亡数据存在漏报。许多学者也利用各种方法估计和修正死亡数据,估计和修正的方法不统一,也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结果。但各种方法的结果都表明,中国人口死亡水平显著下降,人口预期寿命不断上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