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曹锐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1986年出生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瑞典达拉纳大学和贵州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社会人类学硕士和生态民族学博士学位,师从纳日碧力戈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 垃圾是什么
    曹锐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书以垃圾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人类学、系统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跨学科视角探讨“什么是垃圾”和“垃圾怎么办”两个主题,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到后工业时代垃圾的演化史,揭示了垃圾的文化本质,勾勒出了人类在不同社会情境、历史时期所展现的文化认知差异,以及在应对垃圾困境时所产生的生态智慧和采取的行动策略,探讨了未来人与垃圾、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生存构想。我们自认为对垃圾了如指掌,事实上我们对垃圾一无所知。我们认为垃圾黯淡无光,但它却光彩夺目。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垃圾的世界时,才能看到它的精彩。透过垃圾,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对方,也看到了世界。只有在宽厚和伟大的自然之力面前感到敬畏,承认自己的无知、渺小与狭隘,我们才能与天地万物、与自己、与垃圾和解。
  • 何谓“垃圾”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文以汉语和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英语为例,探寻这两种语言中垃圾名称的由来,尝试从中勾勒出垃圾在我们语言世界中的故事。
    关键词:
  • 进化的垃圾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中作者将从历时性的角度窥探作为物质存在的垃圾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的物性特征,以了解垃圾的进化历程,同时透过垃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的不同符号化的文化性,阐释进化的垃圾与人类的认知二者协同发展的事实。
    关键词:
  • 垃圾万象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中,作者首先将视线转向人类大千世界中的百态生活,透过那些差异化的地方性知识和社会现象,了解垃圾在不同群体建构的多元认知框架中的文化意义,而后再通过文化人类学家对污秽和垃圾的独特诠释,拼凑出我们对垃圾更加全面、深入、完整的形象。
    关键词:
  • 垃圾困境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中,作者关注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因为垃圾过量和污染所遭受的伤痛,同时聚焦人类世界中那些以垃圾为生的拾荒群体,透过他们与垃圾的密切互动,揭示人类面对“垃圾怎么办”这一问题时所收获的认知与经验。
    关键词:
  • 垃圾处理工艺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中简单探讨垃圾在技术层面“怎么办”的问题,关注人与垃圾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如何借助各种文化手段和技术工艺来应对垃圾围城的困境,并最终实现彻底消灭垃圾的目的。
    关键词:
  • 垃圾管理策略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中再次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聚焦城市发展与垃圾管理的相互关系,将城市垃圾管理视为一个城市公共管理实务的基本形态加以呈现,探讨人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应对垃圾侵扰等一系列问题的,归纳、总结出城市垃圾管理从无中心模式向单中心模式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且剖析这些管理策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 垃圾复杂适应性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尝试首先从万物关联的理念出发,立足于人与万物命运共同的整体观,提倡把人与垃圾的对立观转化为人与垃圾的共存观,力图改变人们在治理垃圾过程中的心智和立场,进而在现实层面,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宏观层面的垃圾治理作为一个系统性问题进行考量,从系统内部探讨“垃圾怎么办”的问题,注重多元社会主体性及主体间性在垃圾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
  • 垃圾多元共治构想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章关注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垃圾污染问题,并且尝试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构想一个能够在垃圾治理过程中兼顾多主体、多中心利益,由社会中各个成员共同参与并适应垃圾治理体系自身自发性和复杂性的治理模式,开辟一条垃圾治理全民化的新路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