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铭
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
个人简介:

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监测与改革发展研究。主持北京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和北京教科院院内业务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财政专项和各级各类委托、横向课题近40项,公开发表期刊论文近40篇,省部级以上报纸发表文章3篇,参编著作近20部、教育决策参考(内刊)8篇,研究成果有10项获奖,以副主编完成《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报告(年度)》三部。入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年英才”,入选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家库。

  • 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
    杨振军 王怀宇 主编 ; 王铭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坚持打造更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持续深化以“四新”建设为统领的高教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北京高校积极回应时代命题,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更新理念、优化结构、促进交叉、打破壁垒、创新模式等为抓手,全面重塑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北京高校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推动医学教育认证,构建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市涉农高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把新农科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立足学校发展定位、特色优势和实际情况,高质量推进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北京高校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新文科建设,革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新文科”培养未来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北京高校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今后应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构建多元化内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探讨北京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发展策略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比较,北京需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在近十年发展中取得瞩目成就,面对来自国际政治经济冲突、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以及留学生质量矛盾带来的挑战,应在高等教育合作、全球教育治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构建新的发展策略。北京教师满意度调查显示,高职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本科生教师>研究生导师,三类教师最满意的均是“校园安全”,最大压力均来自“科研”和“事务性工作”,未来应针对满意度较低的方面大力开展体制机制改革。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基于北京高校就业调查数据发现,近13%的被访者有较强的灵活就业选择意愿,灵活就业在性别、学历、生源地区等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灵活就业政策等对意愿产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北京某市属高校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焦虑情绪状态的阳性反应率低于全国水平,对专业的满意度总体良好。
  • 京津冀三地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科研成果转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北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金额大、全国领先,但落地北京项目占比有待提升、“溢出”效应明显;虽然天津成果转化合同数量与金额大于河北省,但是“外流”明显;河北“承接”外省市超1亿元大项目等各类项目的能力明显高于天津、北京。浙江、广东、上海等经济强省强市同样十分注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并探索出一些好的模式可供借鉴。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错位竞争、多级发力、精细管理、评价导向、协同治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回顾与前瞻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首都高等教育立足新百年新征程,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紧密围绕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首都高等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坚持打造更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持续深化以“四新”建设为统领的高教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北京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校有组织科研有序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不断深化,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在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北京必须以更大力度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持续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以教育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指导。
    关键词:
  • 北京高校教师满意度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2021年开展的北京高校教师满意度调查对象为9所本科高校和3所高职院校的290名研究生导师、369名本科生教师、134名高职教师。结果显示:高职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本科生教师>研究生导师;三类教师最满意的均是“校园安全”,最大压力均来自“科研”和“事务性工作”;教师均认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心”、“主动性”得到提升;“教师评价”“绩效考核”“职业发展”等制度亟待完善;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生教师更喜欢“线下教学”,高职教师喜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校薪酬体系不能充分体现教师实际工作付出,不太能接受“非升即走”的教师聘用制度;学校“后勤管理”“课程设置”有待提升,研究生导师还对“教学设备”“校区面积”,本科和高职教师对“科技创新”难以认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