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回顾与前瞻

作者:
王怀宇 王铭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9846字
所属图书:
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首都高等教育立足新百年新征程,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紧密围绕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发展需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首都高等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坚持打造更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持续深化以“四新”建设为统领的高教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北京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校有组织科研有序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不断深化,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在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北京必须以更大力度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持续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以教育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指导。

关键词:

北京市教育改革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

王怀宇:管理学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项目与课题共计4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1部,参编6部。其中,专著《教授群体与研究型大学》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参与研制的项目“北京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一体四翼’监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现代性与大学——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制度的变迁”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王铭: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监测与改革发展研究。主持北京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和北京教科院院内业务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财政专项和各级各类委托、横向课题近40项,公开发表期刊论文近40篇,省部级以上报纸发表文章3篇,参编著作近20部、教育决策参考(内刊)8篇,研究成果有10项获奖,以副主编完成《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报告(年度)》三部。入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年英才”,入选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专家库。

文章目录
北京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 (一)高等学校数量
  • (二)学生规模与结构
  • (三)年度亮点
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举措与成就
  • (一)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强化使命担当,探索中国特色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 (三)发挥高端引领,打造更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
  • (四)勇立改革潮头,以“四新”建设统领高教供给侧改革
  • (五)持续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 (六)聚焦提质培优,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化发展
  • (七)追求优质卓越,“双一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 (八)前瞻谋划布局,推动有组织科研进入快车道
  • (九)提升治理水平,市属高校分类发展不断深化
  • (十)坚持多措并举,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 (十一)回应时代诉求,全方位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挑战与展望
  • (一)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加快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二)以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加速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
  • (三)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全力提升首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 (四)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开展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监测
  • (五)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