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晓娣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伙伴专家。先后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及4项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名义共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2018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与“巾帼创新新秀奖”,2019年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2)》副主编。

  • 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4)
    邢炜 雷新军 主编 ; 张武君 张晓娣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运行10周年。10年来,从上海起步,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雁阵”,构建起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基于此,《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4)》围绕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十周年的经验探索和理论创新,推出“总报告”、“开放浦东: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浦东”、“高质量浦东”共16篇报告,全方位描摹和探寻十年“头雁”引领开放之路。总报告描绘了2023年浦东经济发展情况并对2024年发展进行预测分析,指出2023年面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浦东经济增速在上年历史新低基础上强力反弹;展望2024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浦东将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预期经济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能够实现总体平稳增长。“开放浦东: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共有6篇。分别从上海自贸区十周年建设成就回顾与展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体制、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债券市场、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动等视角进行分析。报告总结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口岸监管服务模式、金融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等领域的成果,认为扩大投资开放、完善贸易规则、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主要方向,指出在国际投资领域需要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步伐,营造更加完善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实施更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推动企业“走出去”。报告立足临港新片区建设,结合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深入分析新片区发展新型国际贸易的重点、突破口和配套政策,以进一步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报告认为未来优化上海自贸区营商环境,可以从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部门间协同与共享机制,积极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着力推动法治环境建设,推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挖掘数据价值,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创新浦东”共有5篇,分别聚焦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飞机研制与商业运营、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报告分析比较了创新生产要素协同的三种模式——中关村模式、合肥模式、硅谷模式的适用性,为浦东新区以科创企业为枢纽促进创新生产要素协同提供了相关路径建议。报告梳理浦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从前沿技术引领、产业集聚高地、创新应用示范、体制机制探索等四个方面讨论国家级人工智能先导区的建设情况,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后针对浦东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报告基于2023年中国乃至世界航空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C919大飞机成功研制与商业运营案例,诠释了新型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新区的生动实践,提出了在浦东大飞机事业发展中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三大建议。报告指出浦东依托新型数据交易平台、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劲的数据需求和先进的数据技术等优势,可将张江打造成为国内数据流通交易活跃度最高、数商企业集中度最高、数据产业发展生态最优的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报告认为浦东地区的特色民宿探索了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乡村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在致力于推动浦东地区农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更为注重环境的美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高质量浦东”共有4篇,主题分别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等。报告从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主力军作用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应努力推进浦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助力浦东构建“智慧城市”和“全球城市”的路径。报告从加强组织统筹协调、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进行技术和基础能力建设、开展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探讨了推进浦东新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可能性。报告提出浦东新区产业规划可构建“金字塔式”的体系结构,推动浦东新区各区域的产业规划向精准性和竞争性迈进,共同促进浦东新区产业规划体系活力的提升。报告梳理外高桥保税区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发展成绩,分析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高桥保税区的积极影响,探讨未来外高桥保税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设立十年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法制环境等领域,形成了可供全国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和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本文系统总结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口岸监管服务模式、金融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等领域的成果。本文对照国际高水平规则和标准与其承担的“国家试验”任务,梳理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加大力度,推动从便利化向自由化转变,加强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程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作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