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其创新发展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过程中,我国各个领域的社会组织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和支持。在国内,我国社会组织在党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国际上,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参与国际公益项目,为全球治理和公益事业贡献了重要经验和资源。《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4)》总结2023年我国社会组织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引领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本书呈现了2023年我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慈善组织等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2023年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的网络舆情热度持续上升,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推动社会责任落实和公共服务优化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本书还总结了我国社会组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参与全球治理的丰富实践与宝贵经验。我国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在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国际援助、减贫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影响力。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环保治理的多元协同,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需通过有序的创新措施提升自主性与服务能力。未来,促进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应以党委领导下的有为政府引导为核心,完善机制转型,强化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动态调整投入。同时,要构建关系网络,推动多元融合,优化社会组织的生态环境,为其高质量发展创造良性空间。此外,还需有序推进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积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促使社会组织实现自主转型,树立全周期服务理念,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创新开放体制,完善共同缔造的发展模式,以确保其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