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徐明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等20余项。主要著作有《集团化管控与企业文化建设》《青年就业问题应对之道:基于公共卫生危机视角》《青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等。近年来,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中国行政管理》、《人口与经济》、《北京社会科学》、《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与理论文章7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
    黄晓勇 主编 ; 徐明 执行主编 ; 郭磊 吴丽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社会组织逐渐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方面,社会组织既要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又要在“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中发挥出独特作用,促进保民生、稳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筑牢民生保障服务。同时,提高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能力,通过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促进其消费升级。在国际方面,社会组织应深化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在政府不方便参与的领域发挥自身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助力我国应急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领导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同时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慈善组织的不同发展状况及特征进行分类阐述。在此基础上,本书关注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对人力资本贡献和社会组织对经济增长影响;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介绍了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情况;本书还涉及社会组织管理法制化制度建构、政社关系、社会组织协商机制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等内容。未来社会组织发展还需要在总结70年来发展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引领作用。建立并完善新型政社关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警示我们全球治理,特别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性,此次疫情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组织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治理带来了契机,我国社会组织应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抓住这次契机走出国门,不断加强与国际权威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在国际领域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形象。
  •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1)
    黄晓勇 主编 ; 徐明 执行主编 ; 郭磊 吴丽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抗疫知识和物资援助,充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中重要的力量源泉。在国内方面,社会组织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巩固扩大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激发社会活力,助力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在国际方面,社会组织依托“一带一路”等重要国家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行动,对外捐赠大批医疗物资,设立专项基金,搭建在线医疗平台,开展跨国志愿服务,编写新冠肺炎防治手册等。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1)》全面总结了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慈善组织、社会企业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关注社会组织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本书重点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组织生存的影响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经验;本书还涉及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等内容。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20年我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带来了机遇。“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组织发展成长的经验,不断深化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我国社会组织应继续创新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加强发展的自主性,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性,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树立中国社会组织的新形象。
  •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
    黄晓勇 主编 ; 徐明 执行主编 ; 郭磊 吴丽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进一步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认可并积极践行。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生力军。在国内,我国社会组织不断提升党建质量,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积极响应号召,助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网络安全建设等工作,同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社会组织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国际上,我国社会组织进一步融入全球发展治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活跃在各大国际论坛上,积极发声,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案,向深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伸出援手,捐赠大量抗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2022年的《中国社会组织报告》总结了社会组织在2021年的整体发展情况、典型特征和重大成果,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组织、社会企业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类总结。本书论述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以及参与乡村发展的有效途径,还涉及共创公益生态、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治理研究、非政府组织作用研究、社会组织成长与政党—社会关系等内容。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2021年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奋斗获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有益经验,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应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加强品牌建设,彰显社会组织优势,加强内部治理,提高自身专业性,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主动投入全球治理,推进全球发展良性互动,在国际议题的合作交流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 中国青年社会保障四十年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从国家“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巨大推动和发展,逐渐建成覆盖面广、保障全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青年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青年发展的主要问题。青年群体虽具有较高的创新内驱力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可是其社会保障方面仍然存在内部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覆盖面小等现实问题。应不断推动青年社会保障的发展,制定青年社会保障的顶层设计总体方案,以基本社会保险建设为主,加强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努力构建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协调性好的青年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青年社会保障内部发展不均衡、缺乏长效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制度碎片化等问题。
    关键词:
  • 2019年社会团体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政府工作报告曾多次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团体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团体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在特定领域如扶贫助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本报告对2019年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社会团体2019年的总量及省域分布情况,并借助泰尔指数进一步测算了各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报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社会团体发展情况,发现地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社会团体分布不均衡。此外,报告还分析了社会团体的结构分布及其经济贡献。最后,报告建议社会团体的发展应明确新时代公民社会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把握好“放”和“管”的度,留出更多社会团体自主发展的空间;鼓励高文化素养的人参与到社会团体建设中,推动社会团体专业化水平提升;提升社会团体自身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
    关键词:
  • 2019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弥补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公共产品及服务,从而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2019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总量再创新高,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能力逐渐提升,在公共服务领域及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为进一步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本报告分析了2019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省域分布及变化情况,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来测算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分布的空间差异,并从五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本报告还呈现2019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结构分布情况及经济贡献情况。最后,结合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状况及实证研究结果,本报告提出未来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使命,优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产权制度设计,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制度建设,以明确制度规范约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领导者、经营者、出资者以及员工的行为,同时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全面了解社会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从而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 2020年中国社会团体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社会团体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类型,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团体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在特定领域如扶贫助困、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对2020年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进行报告,并运用泰尔指数进一步测算了各区域社会团体发展的空间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报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等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社会团体发展情况,发现地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社会团体分布不均衡。此外,报告还分析了社会团体的结构分布及其经济贡献,多方位反映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状况。最后,围绕社会团体在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功能定位,报告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推动与完善与社会团体相关的立法执法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社会团体发展的自主性;通过分类管理推动社会团体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 2020年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数量上继续增长,在特定领域如疫情防控、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应急救援、环保公益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本报告对2020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自2007年以来的总量变化及省域分布情况,并借助泰尔指数进一步测算了各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报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等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报告建议新时代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应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的建设,创新党建活动方式;优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产权结构划分,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引导民办非企业单位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2020~2022年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北京市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北京市迅速响应,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合力,实现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社会动员的各个目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北京市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仍存在不足,缺乏应急管理全过程动员理念,应急动员机制结构功能失衡,制度环境已不能适应应急社会动员的需要,应急社会动员缺乏韧性、策略单一,对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不足。未来,北京市应加强风险管理、危机管理阶段的社会动员,破除制度鸿沟,提升精细化社会动员水平,落实应急全过程、动员全阶段的应急社会动员相关制度,“刚柔共进”促进社会动员策略转型,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于新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
  • 2021年中国社会团体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类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医疗养老和脱贫攻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回顾和梳理了2021年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对社会团体在2021年的总量及省域分布状况、五大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的社会团体发展情况、社会团体的结构分布变化及其对GDP和就业的贡献等情况进行分析,全方位反映我国2021年社会团体的发展状况。本报告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制度,提高相关执法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提供专业化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加强社会团体自身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团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2021年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始终是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2021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但其总量仍呈现正增长态势,我国愈加注重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再一味追求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的增长,未来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报告对民办非企业单位2021年的总量变化及省域分布情况、各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五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结构分布与行业分布及其对就业贡献和对经济贡献情况进行分析,全方位呈现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2021年的发展状况。新时代推动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活动覆盖;进一步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专业水平,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