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黄河
机构:中华女子学院妇女与发展学院
个人简介:

女,教育学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妇女与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妇女教育、女性领导力。

  •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4
    刘利群 主编 ; 黄河 周应江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5年04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砥砺奋进,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妇女发展事业取得了新成就。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吹响了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为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依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各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实施情况,探析社会性别视角下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本报告主要研究了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大学生的发展理路与现状,将社会性别视角融入教育领域,以社会性别视角理念与方法论指导女大学生发展相关议题。在研究方法上,立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借鉴社会性别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定量和定性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女大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收获、领导力认知与运用、媒介素养、身心健康、社会性别观念与择业、就业质量以及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对女大学生发展的研究中,首先梳理了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大学生的发展理路与现状: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增多和教育层次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其次,报告还分析了新征程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状况,指出女大学生在接受高层次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学科专业选择、就业、媒介素养等不同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从法律、决策、实践、研究、文化及个体等多个层面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女大学生的发展。本报告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科研处、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撰写。
  • 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学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1995~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问世,课程建设不断推进,学科制度化和学科建制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但就总体而言,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学尚处于前学科状态,更多的是分别属于教育学和妇女/社会性别学的领域而尚未成为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因此,在未来几年,加强学术研究,加快课程建设,推进学科制度化和学科建制工作,应成为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三大突破口。
  • 女子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回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高校的女性学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女子院校的女性学建设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学科建制与学科内规范的建立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发展,学术合法化日益受到重视。从国家政策及教育机构的支持角度看,其社会合法化正逐步提高,系、所、专业及学科的设立使得其行政合法化也有了实质的推进,但在政策投入力度、学理探讨、机制深化、学科课程设置以及跨校合作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25年04月
    随着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增多,这一群体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社会性别视角融入教育领域及高等教育性别研究的兴起为探究女大学生发展提供了理念与方法论指导,社会性别视角成为女大学生发展相关议题研究的必要视角。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女性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增多和教育层次的提升。但女大学生在接受高层次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学科专业选择、就业、媒介素养等不同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从法律、决策、实践、研究、文化及个体等多个层面协同作用,共同推动女大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