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现象调查

作者:
张辉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3884字
所属图书:
青年学者看中国(上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环境违法事实已被认定,行政处罚或者责令改正的行政命令已经做出,但基于特定的事由,在一段期间内暂缓执行已下达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的处罚,这就是环境违法处罚实践中频频出现的“缓期执行”现象。然而,环境行政立法并没有为“缓期执行”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行政处罚暂缓执行关系到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利益。为了深入了解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这类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现象,课题组成员在对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公布的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案例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赴吉林、山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访谈,从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案件的时间要素、案件类型、处罚类型、裁判标准、环境违法企业申请陈述申辩或听证与“缓期执行”的关系、“缓期执行”的期限、“缓期执行”的结果以及后续监督等八个方面,剖析了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在实践中的操作标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辉:博士,创毅科技集团董事长。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案例调查
  • (一)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案件的时间要素
  • (二)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案件类型
  • (三)被“缓期执行”的环境违法处罚类型
  • (四)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裁判标准
  • (五)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程序
  • (六)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期限
  • (七)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结果
  • (八)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后续监督
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性质
  • (一)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履行期限
  • (二)“缓期执行”与环境行政处罚权的自由裁量
公共利益与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
  • (一)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中公共利益的权衡
  • (二)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中公共利益的考察
  • (三)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中公共利益的关注
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后续监督
  • (一)“缓期执行”期间的监督
  • (二)“缓期执行”期限届满后的处理
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的制度完善
  • (一)确定“缓期执行”的性质
  • (二)明确并细化“缓期执行”的操作标准
  • (三)统一“缓期执行”的执行标准
  • (四)强化“缓期执行”的后续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