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新移民刻板印象的系列再生与社会网
作者:
管健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34851字
所属图书:
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186-224
管健
摘要:
在社会心理学刻板化、偏见、污名、歧视的研究中,学者普遍认为优势群体常常对弱势群体产生刻板印象、偏见、歧视与污名。群体污名意识作为污名群体中的社会共识,在社会认同与群体身份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章从另一个侧面去探求这种刻板印象存在的心理机制,其中系列再生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沟通链来探讨关于城市一代和二代移民刻板印象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社会网的方法则关注真实社会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关注个体刻板印象的社会表征网络,根据人们头脑的词语网络联想寻求人们刻板印象形成、维持的关联,以及这一网络的中枢与边缘系统。
关键词:
刻板印象
新移民
社会表征
群体污名
城市移民
作者简介:
管健: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博士、副教授。
相关报告
城市代际移民的偏差地图
城市新移民的污名认知与体验
群体污名意识的建构过程——农民工子女“被歧视感”的质性研究
家暴类性别议题报道研究综述
群体本质主义与群际刻板印象:自然类别和群体实体性如何预测热情和能力?
外群体知觉与文化依恋:民族本质论的中介作用
代际移民的刻板印象威胁
上海外来人口的社会影响和分类管理
敏化性概念、基耦与共享:社会表征的对话主义立场
我国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偏差中的系列再生法
关于系列再生法
系列再生法在刻板印象领域中的进展
对系列再生法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评价
第二节 城市代际移民系列再生佐证
系列再生的实验材料与实验过程
二代移民系列再生的实验结果
第三节 城市代际移民的污名社会网呈现
问题与假设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