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创业就业的新进展

作者:
陈云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97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
摘要:

政府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就业方针的新发展。就业理论的创新,对就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以简政放权、创业型城市建设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为重点的政策实践取得了新的进展。当前也存在对创业带动就业认识不到位,政策设计不尽合理、政策实施不到位,政策收益面较小,扶持力度不够,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不足,创业环境有待改善,创业意识和创意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性质和定位,完善政策设计,加强政策实施力度,对不同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服务。

关键词:

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政策就业方针

作者简介:

陈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就业创业和社会政策研究工作。长期负责就业形势分析,开展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状况调查。在就业与经济关系、就业与人口发展、就业制度改革、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就业规划、创业带动就业、数字经济与就业、新就业形态、就业结构性问题、青年就业、就业扶贫等方面开展数十项课题研究。系列研究报告为政府研判就业形势和研拟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发表论文百余篇。合著编写《当前就业热点问题研究》《中国就业发展报告》(就业蓝皮书)等著作20多部。

文章目录
鼓励创业 就业方针的新发展
  • (一)鼓励创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
  • (二)鼓励创业是新时期就业形势的客观要求
  • (三)鼓励创业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与实践进展
  • (一)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框架
  • (二)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创新与实践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就业目标在创业工作中的地位不明确
  • (二)有效的工作协调和资源整合机制尚未形成
  • (三)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 (四)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需要加强
  • (五)劳动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政策建议
  • (一)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明确创业就业的政策目标地位
  • (二)树立“大就业”观念,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 (三)以加强金融支持为重点,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四)建立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服务体系,提升创业服务能力
  • (五)针对不同地区和群体人员特点,制定实施专项创业计划